新华时评:儿童免票线不能“蹲着”挣钱

时间:2018-10-06 19:01来源:大西北网-新华社 作者:萧海川 点击: 载入中...
    原标题:(新华时评)儿童免票线不能“蹲着”挣钱
 
 
    新华社济南10月5日电(记者 萧海川)国庆假期前,部分地方调整了景区儿童免票线的高度。在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景区,“蹲守”多年的1.2米免票线终于“长高”到了1.4米。这项符合百姓期待的惠民举措,自然赢得不少掌声。
 
 
    免票线的“长个儿”只能说是姗姗来迟。我国儿童免票线高度偏低、具体执行标准单一的问题,被人们诟病已不是一年半载。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早在2005年国内6岁至7岁城市男童平均身高就已达1.2米。好饭虽不怕晚,但把午饭拖成晚饭不免令人失望。
 
 
    何况,从全国看,同样的政策调整却是各自推进、步调不一。有的省市在五六年前便已提高儿童免票线高度,推行身高与年龄的双轨制。可个别景区甚至还在执行时间更早、高度更低的儿童免票线。区区门票,却能看出对百姓日常生活“微福利”的态度。
 
 
    旅游景区在门票上锱铢必较,是一种理应被淘汰的经营理念。景区经济早已不再是大门一开、票柜一摆、检票员坐等真金白银上门的模样。作为现代休闲生活的一部分,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拉动力又岂能用小小门票来衡量。
 
 
    譬如各地蓬勃而起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无门槛、零门票,却令城里人、村里人各得其乐。守着陈旧的儿童免票线,再想“蹲着”多挣几张票钱,未免与时代图景格格不入。
 
 
    落实事关百姓生活的“微福利”,更是宜早不宜迟。提高儿童免票线20厘米,看上去小事一桩,切实落地并不简单。孩子难以清楚表达自身意愿、家长只得边发牢骚边埋头掏钱、景区更缺乏自我改革动力,行政职能部门就需要提前研判、监管到位。
 
 
    儿童之事无小事,细微之处更关键。学会“长个儿”的儿童免票线,应成为一个标尺。将理所应当的呼吁,固定为白纸黑字的规则、规定。这不仅是为三口之家减轻些许负担,更是为初谙世事的青少年做了一个好榜样。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