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蓝天碧海"高颜值"水清民富好生活——解码威海改革开放之变

时间:2018-07-20 22:2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未来网 点击: 载入中...
  未来网(www.k618.cn中央新闻网站)济南7月20日电(记者刘文静)“现在很多人都来威海旅游,你看这里空气好、风景好、生活好、交通好,哪都好!”刚进入刘公岛,就能看到许多旅行团,周末带着家人前来旅游的市民张先生看着岛内络绎不绝的游客,自豪地告诉记者。
 
  从最初威震海疆的重要海防城市,到“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滨海生态宜居城市,再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骨干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威海作为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不断开拓创新、奋勇向前,1990年被评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2009年5月7日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2015年成为中韩自贸区先行示范城市,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们的生活也大变样。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未来网记者刘文静摄
 
  生活变:百姓薪酬涨幅达8.87%,威海开始探索“精致”生活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后,威海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今年的第一季度,威海就实现生产总值8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0%,增速位列全省榜首,也是唯一“破8”的地市。此外,威海百姓的薪酬涨幅达8.87%,成功跑赢GDP,人民收入提高了,生活自然越来越好。
 
  6月12日在威海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威海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威海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不久,威海召开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上奋勇争先,注重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高标准实施城市规划设计,高标准提升城市内涵,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让“精致”城市成为威海的新名片。
 
  城市何以称之为精致?它不仅在于蓝天碧海赋予的“高颜值”,还在于民生幸福的“深内涵”。
 
  最近一段时间,望岛河变得越来越美了,河道里看不到淤泥和乱石,取而代之的是清澈见底的河水以及两岸垒砌得颇有自然美感的临朐石。明年,望岛河青岛路至统一南路段的生态改造有望如期完成。届时,河道水色与绿化景观相映生辉,扮靓城市。不仅如此,望岛河小游园建设也将于明年完成,打造市民赏景、健身的好场所。
 
  环翠区园林局干部员工积极推进城市小游园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健身娱乐环境和场所。在去年新建、改建17处游园的基础上,今年环翠区实施4处游园工程建设,目前颐乐园、半月湾公园已经完成建设,下半年将继续推进海峰河游园、望岛河游园等工程建设。
 
  近年来,威海改造棚户区11.3万套,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22.6万户,建设海绵城市22平方公里,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约36公里,建设健康绿道1427公里……一组组数字记录城市发展,夯实民生幸福基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于胜涛表示,下一步,市住建局将以“城市双修”为抓手,统筹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和市民群众的民生需求,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城市花化亮化等重点工程,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同时,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对市政、园林、环卫、物业等各领域工作环节逐一梳理、研究,细化工作标准,力争把城市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打造成美丽风景。
 
  生态变:“人来了,鸟不走”保护修复生态让威海环境越来越好
 
  走进威海5A级景区华夏城,满目青山绿水,绿树葱茏,处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让人很难想象,这竟是一个废墟上建起来的5A级景区。
 
  威海华夏城生态修复项目的旧址曾经是44个采石场,整个范围内44个矿坑累计占地达3767亩。当地农民企业家夏春亭带领华夏文旅集团历经12年,投资44.3亿元建起了“中国生态环保第一城”,堪称是废墟变身绿水青山的生态奇迹。现在,这里不仅成了威海人的“后花园”,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华夏集团生态修复项目(图片来源于胶东在线)
 
  数据显示,2017年,华夏城接待游客200.2万人次,收入达到1.9亿元。“华夏城周边13个村,近五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4.8%。2017年带动村民就业上千人,乡村振兴有了坚实的产业支撑,文化支撑和生态支撑。”威海市环翠区嵩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胡远涛介绍。
 
  山青了,水绿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图景日渐丰盈。“这个项目,真正让大家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带来的巨大变化。”嵩山街道河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吉虎表示,华夏城的环境越来越好,周边13个村是最大的受益者。“老百姓从原来低矮的民房住上了楼房,很多村民在此就业,腰包鼓了,生活也越来越好!”
 
  在威海,实现生态蝶变的不只华夏城,快速推进建设的双岛湾科技城也呈现一幅“人来了,鸟不走”的和谐画面。
 
  5A级景区标准设计环湾生态公园,保留原有虾塘等历史印迹,打造渔耕文化园;活力运动公园与周边三个山体森林公园、四条河流湿地相呼应;7大类11种管线一次性下地,所有主干路网进行软基处理,绿化工程使用排盐碱处理技术……数据显示,目前双岛湾科技城的蓝绿占比为70%,森林覆盖率为42%。
 
  “建设百年精品城市,首先不能破坏环境,一定要在顺应、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优化、提升自然,必要时更要让利自然。”双岛湾科技城开发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东海说,如今精心呵护的生态环境、精品提升工程、样板工程正是双岛湾科技城区别于其他科技园区的最大优势,更是双岛湾打造国际化产业园区的最大底气,在接下来的建设中,将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列出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让生态文明成为双岛湾最突出的标识。
 
  经济变: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威海奏响经略海洋强音
 
  威海的海岸线长度占山东省的三分之一,近海海域面积是陆海面积的两倍,远洋渔船保有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海产品年产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市。面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呼唤,深处新旧动能转换大潮的威海,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向海图强,做好经略海洋的大文章,颇受关注。
 
  威海附近海域(图片来源于胶东在线)
 
  近年来,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威海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攻克了一批涉海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不竭动力。数据显示,目前,威海创建省级以上涉海科技创新平台80个,其中国家级10个。建立院士工作站2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处,与40多家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全国唯一的浅海综合试验场也落户威海。
 
  科技兴海是支撑,产业强海是关键。在近日出台的《威海海洋强市建设总体方案》中,威海聚焦海洋产业转型、产业链条延伸等五篇文章,用“5+2+2”的海洋产业提升工程,探索一套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同时威海还明确了打造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的路线图,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40亿元,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4.5:33.5;到203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5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0%;到2050年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达、海洋文明先进、海洋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强市。
 
  “威海对海洋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谋划海洋发展战略的深度前所未有,推动海洋强市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王传良如此评价威海打造海洋强市的决心。
 
  未来,威海将精准发力,集中培育海洋及临港装备、海洋生物及健康食品、海洋新材料、海上交通运输、滨海旅游五大海洋优势产业,突出海洋特色、壮大海洋规模、强化海洋支撑,积极抢占产业链条中高端。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高素质高颜值新福
  • 高颜值花园城市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 小河新村的“高颜值”——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媒体采访团
  •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厦门:建设高
  • 高颜值机器人“佳佳”走红 善良勤恳智慧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