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逵夫:为传统文化笔耕不辍,乐育英才

时间:2018-05-14 16:00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央视网 点击: 载入中...
 
  赵逵夫(图片来源于网络)
 
  央视网消息:“作为一名教师,教书是我的天职。”秉持这个信念的赵逵夫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40多年来,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同时还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多年,其主攻的先秦文学研究蜚声海内外,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执教杏坛,滋兰树蕙
 
  赵逵夫教授在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先秦两汉文学、古典文献学、甘肃地方文学与文化等领域造诣深厚、影响巨大。是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之一。然而作为一名教师,他总是“固执”地认为,教师教书是天职,然后才是科研。如今,赵教授虽已年过七旬,却仍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不仅以非凡超群的学识教育学生,更以伟岸高尚的人格感染着学生。
 
  在赵逵夫自己的一首诗中,我们可以窥得一见其襟怀:“尺二讲台万仞山,从容站定岂无难?伏中亭午寒冬夜,乐育英才亦解颜。”
 
  他的一名学生曾这样评价他:“听赵老师上课,可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深’‘活’。课堂上,围绕中心,天文地理、神话民俗、诗词典故,无所不包。我觉得在人生道路上能碰上像赵老师这样的名师指路,是人生之大幸!”这“深”和“活”,来源于赵逵夫的辛劳汗水。他先后手写而成的《中国古代文学讲义》达11本,约50万字;《诗经研究》《楚辞研究》《汉赋讲析》《诗赋流变》等讲义共100多万字。在这样的努力下,四十余年中,他培养出的许多学生已成长为全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带头人。
 
  焚膏继晷,笔耕不辍
 
  作为一名学者,赵逵夫教授视学术研究为生命。在他的生活中,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笔耕不辍。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不少论文被国内和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的学术刊物转载。
 
  楚辞研究是赵教授的主攻方向。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他发现了先秦时代有关屈原生平与家世的新材料,以确凿的史实确定了屈原在历史上的存在,驳斥了一些日本学者的“屈原否定论”,维护了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日本老一辈汉学家、国际著名楚辞学家竹治贞夫教授评其研究是“发微阐幽,开显千古之秘”;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语文系主任康达维教授来信说:“您的关于屈原早期不为人知的作品的发现,太令人激动了。”
 
  赵逵夫教授出版的专著有《屈原与他的时代》、《古典文献论丛》、《屈骚探幽》等多部。他主持完成的《先秦文论全编要诠》,被列入《“十一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201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荣获全国优秀古籍二等奖。由他任总主编、组织校内外学者共同承担的《历代赋评注》(七卷,420万字),2010年由巴蜀书社出版,亦荣获全国优秀古籍二等奖。2004年,他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项目《先秦文学编年史》被国家社科规划办评为优秀,这是国家社科基金中甘肃省第一个被评为优秀的项目。该成果又被收入“代表国家社科研究最高水准”的《国家社科基金文库》。2010年,由赵逵夫教授任首席专家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获准立项,该项目也被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
 
  赵逵夫1999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优秀教师标兵,2006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14年被评为第四届甘肃省道德模范。他先后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第二届、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中国屈原学会“屈原研究十年”优秀成果一等奖。(素材来源:央视网、甘肃文明办)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新华网评:为传统文化注入时尚元素
  • 九旬老教授60年笔耕不辍 为湖南方言研究填补空白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