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民间投资活力增强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

时间:2018-04-26 11:23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经济日报 点击: 载入中...

  题要: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对投资增速放缓影响较大。不过,民间投资的活力在增强,领域在拓宽。未来,应更注重投资结构优化,发挥好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不要因为投资增速放缓,就加大刺激投资力度,甚至让粗放的投资拉动模式回归,彻底告别“大水漫灌”模式——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0763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前两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
  
  自2012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由20.6%开始持续放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有所下降。专家表示,从一季度数据看,基础设施投资对投资增速放缓影响较大。不过,民间投资的活力在增强,领域在拓宽。未来,应更加注重投资结构优化,发挥好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基础设施投资放缓
  
  一季度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3%,比去年全年回落0.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3%,比去年同期放缓10.5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分析说,从资金来源看,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形势下,地方融资管理增强,严查所有形式的地方平台融资,对PPP项目全面清查,这是影响基建投资的重要原因。从投资项目看,一季度铁路运输投资负增长,是影响基建投资的重要原因。
  
  刘学智也指出,随着我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投资规模的基数越来越庞大,投资增速下降有一定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是近年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的根本原因。”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也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不再是加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而是向技术创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形成可持续增长。这一重大转变必然推动过剩产能的持续出清、传统产业的减量增效以及资源配置的再优化,这将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在总量上呈现增长放缓态势。
  
  正因如此,伴随着投资增速放缓,投资结构也在加速优化,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未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温和反弹。”程实认为。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一是由于部分传统产业领域的产能过剩虽然有所缓解,但没有根本解决,制约了投资增长;二是中央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并进一步强化了对房地产调控,一些城市出台了严厉的限购政策,从需求端入手抑制了投资的增长;三是环保督察力度加大,客观上对本来要投资的产业有很多限制;四是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要从过去的规模扩张转向依靠创新驱动。高质量的提升主要靠创新,这虽然要投资,但绝不是简单的投资。
  
  “总的来看,近年来投资增速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潘建成认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变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不要因为投资增速放缓,就加大刺激投资力度,甚至让粗放的投资拉动模式回归。
  
  民间投资活力在增强
  
  一季度民间投资62386亿元,同比增长8.9%,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
  
  2017年和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回升,有一部分是同比基数相对较低的因素。但总的来看,民间投资活力在增强,投资的领域在进一步拓宽。
  
  数据显示,在一季度民间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25.1%,制造业投资增长4.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7%。这些投资对于供给结构优化、供给效率提升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刘学智认为,民间投资有所回升,主要得益于需求回暖。大量民间投资集中于制造业领域。同时,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大量针对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简政降费的效果逐渐显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带动了民间投资。
  
  在程实看来,民间投资意愿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私人部门能否形成稳定的盈利预期。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在两个层面有效提振了中长期投资意愿,从而推动了民间投资回升。
  
  一方面,通过清理“僵尸企业”、简政放权和削减税费,实体经济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得到大幅修复。另一方面,2017年中国经济的超预期反弹,市场逐步走出了改革初期的“阵痛”,转而正视供给侧改革所构建的经济新韧性。
  
  专家指出,当前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60%以上,投资热情在回升,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应该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投入到创新领域,投入到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领域。
  
  以投资优化供给结构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离不开投资作用的发挥。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此前撰文指出,未来我国投资发展空间广阔。一是优化供给结构需要扩大投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都需要增加有效投资。二是补齐民生短板需要增加投入。目前,我国基础设施人均资本存量仍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西部省份和贫困地区交通、通信、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仍很薄弱,铁路、公路路网密度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三是实现三大变革需要加大投资。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研发新产品,改进旧工艺,都与投资密切相关。
  
  “消费和投资都会影响供给结构。其中,消费是慢变量,投资是快变量,消费是被动变量,投资是主动变量。因此,投资是优化供给结构的重要工具。”潘建成表示,近年来我国技术改造投资增长较快,这对于提高产能水平,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优化供给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刘学智建议,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经济增长动能逐渐从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转变。因此,不应该继续追求投资绝对量的增长,而是要注重投资结构优化。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去产能,对产能过剩行业要削减投资力度。另一方面要促进新动能的形成,对新兴产业要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投资增长应集中在高技术行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消费转型升级重要行业。
  
  程实建议,发挥投资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需要灵活运用“疏堵结合”的宏观政策搭配,精准引导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配置。一是要通过环保监管长效化,构建稳定的资源高价门槛,根本性地修正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决策预期,使要素资源从“高消耗、低效益”行业中释放,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行业。
  
  二是要通过拆解影子银行、规范资管市场,切断僵尸企业和产能过剩领域的隐性资金脐带,为新兴产业腾挪出市场空间和杠杆空间;同时缩短资金链条,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三是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中国制造2025”,加速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引导中国制造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林火灿)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辽宁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超17%
  • 李克强:用制度创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