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走出去”要水到渠成
——访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
3月25日,在北京大学英国校区启动仪式当天,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在该校区内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林建华首先谈到北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作出的努力。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中国大学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北大非常认真地思考如何结合自身学科的发展、学术的发展、大学的发展,来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北大把围绕“一带一路”的相关工作,作为学科发展和大学教育的长远的、基础性的工作。
林建华表示,北大提出加强区域研究,使教育、学科、学者能够站在中国的视角,阐述关于世界的学问和看法。他认为,从整个世界的趋势来说,过去的区域研究更多的是站在西方的殖民视角上,现在北大站在了一个新的视角,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个世界。北大把区域国别研究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重点以及学科调整的重点,建立了区域国别研究院,聘请了优秀的学者。北大希望能在教育、学术研究上凝聚世界上更多的力量,一起推动区域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建立一个具有东方视角的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体系。“这种区域国别研究体系真正建立起来后,能够对‘一带一路’倡议起到学术的基础支撑作用”。
对于中国高校“走出去”,林建华表示,中国高校“走出去”不应该是盲目的,而应该是有目的的,特别是要结合学科的发展、学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应该是到了一定阶段后自然的需求和选择,而不是简单地因为国家要求“走出去”就“走出去”。“只有当我们自己认为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有这样的需要的时候,‘走出去’才能水到渠成。”林建华表示,其实在过去十几年中,也有外方邀请北大“走出去”的机会,但是北大当时都没有采纳,主要是因为当时条件还不成熟。“出去办学涉及很多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需求做牵引,出去后会非常艰难。”他认为,北大英国校区的设立是一个自然的发展结果,因为汇丰商学院有这样的需求,学校和各个学科的发展有这样的需求,“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关于北大英国校区的意义,林建华说,现在国际上特别缺乏相互理解,尤其是东西方之间的相互理解。“真正懂得对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学了几句外语就可以理解,而是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来源,进入到他们的社会中去。此次北大英国校区的设立,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同时也给西方提供了一个让他们更多了解我们的平台。”正是出于这一目的,未来北大英国校区不仅会有中国学生,还会有英国的、欧洲的学生来这个平台学习,到中国学习。
(光明日报伦敦3月26日电光明日报驻伦敦记者林卫光)
《光明日报》(2018年03月27日12版)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