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实践者]长春马场村党总支书记李华靓:水稻田里的新把式

时间:2018-03-05 12:31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中国经济网 点击: 载入中...
  工作中的李华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己平摄
  
  李华靓,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马场村党总支书记,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一个“80后”有为青年,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领马场村村民改革农业生产,一系列“吃螃蟹”之举让一方百姓富起来。
  
  大做水稻文章
  
  “李书记的想法很超前,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在稻田里养鸭,这类种植加养殖的方式都是他先试验,成功了大家再跟着干。他说宁可赔钱,也绝不让村民损失。”村民王少林对李华靓赞不绝口。
  
  李华靓高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10年里,他当过建筑工,蹬过三轮车,卖过水果,做过传菜员、搓澡工,吃了不少苦,却没赚到什么大钱。经历这些后,他有了继续再学习的想法。2007年,他通过吉林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李华靓如愿成为吉林省农业科技学院的一名学生。经过3年系统学习,他了解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还练就了一身过硬的致富带富本领。
  
  马场村是水稻育种基地,全村共有水田600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90%,由于离城区远,老百姓祖祖辈辈都是靠种植水稻为生。以前传统的农耕方式从育苗、插秧、收割、脱粒等各个环节都是人工操作,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春寒秋冻,不少乡亲们患上风湿症、关节炎等疾病,备受折磨。李华靓回到村里后,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
  
  2008年,国家出台“扶持农村农业机械化”的优惠政策,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遇,决定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彻底改变传统农耕方法。但是,他的这一想法并没有得到广大村民认可,村民们赚钱辛苦,谁也不敢在未知事物上“冒险”。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改变传统的农耕作业模式,必须用实际行动打消村民顾虑。”李华靓通过向银行贷款和向亲友集资凑到140余万元,先后购置了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育秧设备及相关配套农机具20多台(套),创办了全街道第一家合作社——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华靓给我讲合作社,刚开始我不认同,觉得华靓的想法比较超前,不确定是否可行。”村民庄荫忠说,“当看到农业机械化是从育苗、插秧到收割、脱粒后直接在地里卖了钱拿回家,一套下来省时省力省心,大家很快加入进来,和华靓一起干,现在村民们都尝到了甜头。”
  
  目前,马场村和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签订了100公顷水稻育种协议,与长春市双阳区工商联共建绿色食品基地,与农户签订了800亩绿色水稻订单,每斤水稻农民可增收2毛钱。
  
  既要“靓”更要“成”
  
  要让农民信服,必须要让他们看到好的结果。用农业机械化改变传统的农耕方式,表面看上去“靓”,还要最终“成”,让农民从中得实惠。
  
  李华靓的“打法”是在水稻种植、加工、销售三大体系中全面实现现代化,让农民彻底改变固有的生产方式。然而,实施起来却不容易。
  
  为解除社员后顾之忧,李华靓带头成立了晟华农资经销超市,保证合作社成员用上放心种子、放心肥,降低生产成本,对困难农户还采取赊销垫付农用物资的方式,确保他们及时耕种。
  
  向生态产业种植要效益。李华靓多次带领村民到吉林农大种子公司参观学习,并邀请吉林省12316专家组、吉林省农科院知名农业专家到基地培训指导,借助晟华绿色水稻基地的自然优势,摸索出成熟的、标准化的鸭稻共作生态米生产技术流程,开展生态产业链种植。2014年4月份,由李华靓发起的“万亩鸭田生态水稻定制体验农场”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在吉林省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银奖,也解决了马场村110余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向品牌要效益。在开展生态水稻生产同时,李华靓还打造了含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绿色水稻品牌,申请注册“晟华”“晟华靓利”“双盛古稻”绿色水稻商标。
  
  能种为什么不能加工?李华靓引进先进的水稻筛选机、磨米机、检斤流水线等完整配套设备,实现了水稻加工—包装流水作业,日产优质稻米2万斤,年加工销售优质大米1200多万斤。从统一购种、统一种植到统一加工,保证了水稻质量,在高产和提质上实现双重效益。
  
  农民自行卖粮,往往掌握不好“火候”,而统一销售需要农民信任。在传统营销方式基础上,李华靓尝试推广“互联网+”营销模式,创办了双阳区第一家以服务“三农”为主导的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园——吉林省晟华农村电商创业园。创业园采用O2O电商模式,以“电商+村+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周边23个村建立惠民服务站,形成“村村联动”的农村电商格局。
  
  看到合作社的巨大威力,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最初只有5户社员,到目前已经吸引了300户村民入社,其中本村有180户,周边村有120户。如今,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马场村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和渠道。
  
  跳出马场看马场
  
  生态水稻一炮打响,村民们的期望值陡然上升。李华靓带领村干部做起了“建设美丽乡村”战略规划,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奔小康、十年新马场”的总体思路,跳出马场看马场,坚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整治、长效管理”的基本原则,马场村需要改环境、“种”文化。
  
  “经济上去了,文化跟不上,可绝对不行,一定要把‘文化’种在农村。”马场村没村部,李华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建成了30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室内有“一厅五室”,即一站式服务大厅,多功能室、卫生计生室、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和合作社办公室。同时,利用晟华农业专业合作社现有条件,又向上级争取到一部分资金,建设了一个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农业合作社办公于一体的村民文化活动场所,让村民“乐”有保障、“乐”有场所、“乐”有内容。
  
  发展新产业,充分利用生态水稻的产业优势搞旅游,建设休闲农业示范园、农业生态园、生态农庄和农家乐,开展餐饮、休闲、观赏、垂钓等系列旅游服务;整顿村容村貌,新修水泥路8.5公里;开展社会建设,持续抓好村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整治,结合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使农民由分散居住向城市化小区居住集中,土地由分散经营向新型合作社集中,使村民“不离土不离村”就能过上城市生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己平实习生李新艳)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大家小官”主题
  • 【改革开放看吉林】着力优化发展“软环境”长春构建政务服务
  • 光影交织中的梦想守望——写在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闭幕之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关于吉林长春长生公司
  • 冬日里的坚守·吉林长春:冬夜里零下28℃的公交暖车员
  • 十九大代表在基层)“创业村官”李华靓:“0445号代表证”背后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