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让成果对接百姓期待
打造“明厨亮灶”确保舌尖安全
大西北网讯 从基层监管人员走街串巷查食品安全到打造“明厨亮灶”食品安全示范街,远程电子监控餐饮店后堂操作;从对指定产品进行抽检化验到“开门迎检”为市民提供免费抽检服务……5年来,我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全市各级食药部门,从热点问题入手,以创新作为引领,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让成果对接百姓期待。
一条热线搭起食药安全桥梁
“你好,我在西关十字一家餐饮店就餐,发现他们有‘一盆水’洗餐具的情况。”、“雁滩有一个无证经营的豆腐坊。”2012年兰州市开通“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食药局官网网站开设投诉举报专栏。“一条热线,架起了我们与市民沟通的桥梁,更重要的是打开了食药安全全民共治的大门。”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户外的大型宣传标语,公交车、出租车循环播放的食药安全知识,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食品安全,也让大家知道了12331。“除了接受市民的投诉举报,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进行处理外,我们会定期对投诉举报情况进行整理,分门别类,作为日常执法和监督检查的依据,让监管更具靶向性。”
投诉热线的畅通,广开了言路。面对投诉,执法部门的迅速处置,让市民的心里更踏实,也让大家对城市的食品安全更有信心。
打造看得见的舌尖安全
敞开式的厨房让原本神秘的餐馆后堂“阳光”了不少,也让食客看得明白,吃得放心。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我市“明厨亮灶”率已达到96%以上。
一碗牛肉面开启兰州人的一天,敞开式的明档窗口,让后堂一览无余。回想最初的“明厨亮灶”工程,兰州市城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科科长龚国帧说,“这项工作是从2011年底开始的,之所以选择牛肉面,一是牛肉面是城市的名片,二是牛肉面相比其他餐饮行业出餐速度快。”一石激起千层浪,牛肉面打开了突破口,“明厨亮灶”受到了市民的好评。
“后堂画面实时传至前厅大屏幕,从洗菜到出餐,每一道工序尽收眼底。”当下城关区的大小餐馆全部安装了后堂监控系统。“餐饮店打开后堂,接受大家监督,让市民吃得更放心。”龚国帧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城关区食药监局在原有后堂监控的基础上正在试点远程监控系统,未来监管人员通过手机就能远程监控餐馆后堂。
每一件商品都有“身份证”
大到米面油,小到鸡精花椒,酒店内使用的每一项原辅料、商店销售的每一批次食品都必须做到有据可查。张广茂是西关十字某餐饮店的库管,他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进入酒店的每一件原辅料。进货登记,查验票据,出货记录,盘清底数。”
“进货要票,出货记录。别看我的铺子小,但是每一件商品可都有‘身份证’。”在安宁区十里店开小卖铺的市民王先生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已实现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可追溯。“货随票走,货在票在,食品经营单位必须做到销售食品有据可查,一旦消费者发现问题,可实现倒查、倒追。”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开门迎检”解答市民心中疑惑
“市民可将心中存有疑虑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送至检测中心进行免费快速检测。”随着我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的不断提升,为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保证国家级、省级、市级抽检任务的前提下,从今年开始我们将不定期地开展免费检测活动,一方面给市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另一方面唤起大家对食药安全的关注。”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为了充实基层监管力量,强化食药安全监管,201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食药机构改革。市级组建食品稽查局、药品稽查局、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食品药品安全监测和评审中心,8个县区组建了食品药品稽查局和检验检测中心,全市113个乡镇街道均设置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所。基层监管单元的设置,让食药监管更接地气。“一方面有利于监管,另一方面将检查、审批、许可的权力下放,让百姓办事更方便。”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5年来,兰州市着力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舌尖安全。市民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逐年提升,有关食品安全的投诉逐年下降。正如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食药人所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