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近日,由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鼓励分时租赁发展,让汽车租赁行业有了明确预期。
汽车租赁是以分钟或小时等为计价单位,使用9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利用网络、定位等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自助式车辆预定、车辆取还、费用结算为主要方式的汽车租赁服务。
近年来,我国汽车租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及创新创业浪潮的涌动,分时租赁模式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兴起。据统计,目前全国汽车租赁市场规模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分时租赁企业40余家,车辆总数超过4万辆,95%以上为新能源车辆。
总体来看,我国汽车租赁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服务能力不足、法规政策建设滞后、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分时租赁新模式发展亟待引导等突出问题,离满足绿色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分时租赁是传统汽车租赁业在服务模式、技术、管理上的创新,改善了用户体验,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有助于减少个人购车意愿,可以缓解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趋势以及对道路和停车资源的占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分时租赁使用小型客车,属于个性化出行方式,与大容量公共交通相比,仍是一种非集约化的出行方式,不应该冲淡“公交优先”战略。因此,要统筹考虑城市经济发展、交通出行结构、汽车保有量、停车资源等实际情况,对于城市道路资源紧张、环境约束趋紧的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等城市,其租赁车辆的投放规模应与中小城市有所差别,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最大程度地优化出行环境。
而在实际发展当中,“停车难”是分时租赁经营者面临的突出问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尤其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受停车场地限制,用户只能定点取车、定点还车,影响了使用便捷性和用户体验。通过停车费优惠等方式,推动在城市路内停车泊位“随取随还”,可为分时租赁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据介绍,目前已经有部分城市展开积极探索,通过企业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只需每年缴纳固定费用,其车辆即可在市区内合法划设的路内免费停放,极大便利了社会公众的使用,也促进了分时租赁在当地的快速发展。
然而,城市交通问题涉及规划、人口、车辆出行强度等方方面面,分时租赁虽然可以降低单位时间内的汽车数量,但是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综合性的解决手段,若想仅凭发展分时租赁就能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恐怕力有不逮。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