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太平沟村三年“大变样”

时间:2016-08-23 18:43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张小燕 郭云莲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8月19日,榆中县马坡乡太平沟村建设一新的文化广场上,村民张秀梅和小孙儿一起锻炼身体,当记者的照像机转过去的时候,她满脸的自豪,笑着说:“看看,我们这广场,有健身器材、有湖、有水车,城里人有的我们村都有了,你多拍一点”!


  顺着所指一眼望过去,眼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平坦的水泥路面,漂亮的文化墙,红花绿树……让人眼前一亮。现年55岁的张秀梅怎么也没想到,村子会变成现在的模样。她激动地说:“在太平沟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能享受到现在的生活,这些年国家政策好,我们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啊”!


  榆中县马坡乡太平沟村,位于榆中县西南部,平均海拔2700多米,平均气温只有2.3度,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地区。这样的自然条件,制约了以农业为主的太平沟村的经济发展。近三年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引领下,在“联村联户”行动的促进下,村民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村子寻找、发展富民产业,太平沟村经济发展跨出了一大步。


  在太平沟村走了一圈,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美化亮化”了。


  太平沟村地处马坡乡西南面,平均海拔在2600—2700米,大部分村社群众沿山而居,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村内道路崎岖不平,基础设施滞后,制约了全村的发展。


  自双联行动开展后,太平沟村在联扶单位的帮助下,村子新建村委会办公阵地、村文化广场、集雨水窖以及硬化巷道,在村民和帮扶干部的一起努力下,村子植树绿化面积也大大提高了,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


  同时,太平沟村通过培育“翻身产业”,破解了“基础瓶颈”。


  “前些年家里种些洋芋、胡麻,一年到头收不了几个钱,日子过得总是紧巴巴的。自从村子培育翻身产业以来,我家种了冷凉型蔬菜、百合,现在的收入是以前的3、4倍。”张正功曾是村子里的贫困户,两个女儿在上学,几年前的他只能东奔西跑,去兰州附近干点零活。自从村子调整产业结构,他也找到了来钱的门路。


  当然,村子发生了变化,离不开联扶单位的辛勤努力。


  自双联行动开展后,太平沟村在联扶单位的帮扶下,通过培育“翻身产业”,破解“基础瓶颈”。各级帮扶单位深入调研后,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办法,引导群众积极发展产出高、销路好、增收快的百合种植和中药材种植,确保每户困难群众都有稳定的收入。


  杨宪锋是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副局长,也是太平沟村的一名联扶干部,采访当天,他正顶着太阳,带领着工作队员们在河道里捡石子、搬石头,为村子巩固路基做准备。中午吃饭时间,坐在树荫下,吃着馒头、就着榨菜、开水,很开心的的样子。


  “太平沟村‘大变样’, 我们打心眼里高兴,现在村民们不仅生活上奔小康,思想上也要奔小康了,咱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旺啊”!太平沟村的联扶干部们纷纷说。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榆中县为农民工追讨工资两千四百余万元
  • 兰州榆中县城正式开启天然气时代
  • 10月1日起榆中青城古镇景区门票下调 由每人35元/次调整为每人
  • 榆中县结合工作实际坚决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 榆中县举行教育大会庆祝第35个教师节
  • 兰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榆中管理部服务大厅搬迁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