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咸阳市教育局近日发通知决定,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亲情连线室”等专门场所,配备专职的“代管家长”队伍,经常与农村留守儿童沟通,每月与留守儿童的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写一封信,通报孩子的成长情况。(4月15日《华商报》)
诚然,不可否认,咸阳教育主管部门为留守儿童设置“代管家长”的良好初衷和善意,但专职“代管家长”能否真正解留守儿童之困呢?我看未必。
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以致于由此而衍生出,留守儿童情感的荒漠化和家教的长期缺位。这也是留守儿童频繁出现厌学、逃学、打架斗殴,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因素。然而,从咸阳市推出“代管家长”的作用来看,它是在“留守儿童之家”、“亲情连线室”一些专门场所,让老师履行“代管家长”的职责,经常与农村留守儿童沟通,每月与留守儿童的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写一封信,通报孩子的成长情况。这些所谓的“留守儿童之家”、“亲情连线室”等更像是家访,不可能像亲生父母那样,对孩子日夜陪伴“有家的温馨与味道”。由此足可以看出,“代管家长”不可能“完全替代”留守儿童亲生父母教儿育女的义务和责任。
仅从这角度而言,专职“代管家长”,也只能替代留守儿童亲生父母的部分监管责任而非全部。更何况,留守儿童由于情感长期处于“孤独”和只能“落寞”状态,对情感原本就很过敏,而如果忽然来一个专职“代管家长”,对其进行约束和管理,这些留守儿童,也未必买账,甚至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由此足见,要想通过专职“代管家长”解决留守儿童身上的所有问题和窘境,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说到底,“代管家长”难解留守儿童之困。换言之,化解留守儿童之困,解铃还须系铃人,而不是配备了专职“代管家长”就万事大吉。留守儿童之困,呼唤的是父母的亲情关爱和家庭的温暖,而非对留守儿童本已破碎的情感“进行反复破坏和修补”。这一方面就需要我们的留守儿童家长,真正站在“生儿更要养儿”——对孩子真正负责的角度,多替孩子着想考虑,即使远出外地打工也要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尽到为人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另一方面,也更需要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多为这些留守儿童留在父母身边创造便利和条件。譬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放宽异地入学以及中高考,再或者在本地多创造就业门路和平台,不需要留守儿童父母远走他乡,就可以在家门口轻松就业。那么,留守儿童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而不是再去依靠看上去很美,实则未必管用的“家长代管”,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