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没有人会否认,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阶段的杭州,正在完成一场脱胎换骨的转变。
2015年,杭州市GDP达10053亿元,成为国内第10个万亿级城市,增速时隔3年重返两位数,达到10.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3和2.2个百分点。
在“数字杭州”背后,是结构之变、动力之变、方式之变;在“10.2%”背后,是一个个带动经济巨轮持续远航的“新引擎”……
【最强壮的“引擎”】“10.2%”背后的服务经济:占GDP近六成,牢固占据杭州“首位经济”席位
步入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仿佛到了“机器人世界”:焊接机器人在操作台上灵活地挥舞着手臂,搬动机器人把仓库中的货物码得精准而整齐,迎宾机器人端着托盘边卖萌边同你对话……“作为现代制造服务业,我们的客户已超过千家,产品远销十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总经理李正刚说。
新松是杭州市服务经济的一个缩影。在杭州2015年的万亿元GDP中,服务业增加值达5855亿元。“杭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9:38.9:58.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已接近发达国家60%的平均水平,对GDP贡献率达74.6%,而且日趋高端化。”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晓晖说。
围绕这一“首位经济”,杭州市开展健康服务业发展试点,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组建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专业招商组,加强服务业重大项目招引,《关于深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陆续编制或出台。
服务业中,文创产业异军突起。据统计,2015年全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2232亿元,增长20.4%,占全市GDP比重为22.2%。靠工程建筑起家的中南集团13年前进军文创产业,动漫产业收入和利润逐年上升。“正如文创产业在杭州市经济结构中的地位那样,动漫产业在整个集团业务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中南卡通总经理沈玉良说。
【最轻巧的“引擎”】“10.2%”背后的信息经济:产业正在智慧化,智慧正在产业化
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增长势头乏力,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是不少地方面临的困惑。曾同样苦恼的杭州市,早在2014年提出以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一号工程”,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
生产飞机上密封垫圈的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曾为欧洲空客配套,耗时两年改进生产,却一直达不到对方要求。最后一次审核来临前,公司辗转找到浙江力太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其“工厂物联网+在线监控+全程追溯”,12天上线,2天后通过审核,成为浙江首个与欧洲空客实现配套的供应商。
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工厂物联网+智能制造管理软件+信息集成”解决方案的力太科技,已为国内81家制造业客户提供了智能化程度不同的解决方案。董事长李善通说,力太科技是杭州市推进“产业智慧化”的一个案例。
在杭州成长起来的阿里巴巴,正成为信息经济的发动机与播种机,杭州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已聚焦到实施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领域27个重点项目。在滨江区,已形成电子商务、智慧互联、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信息经济产业集群,滨江区2015年GDP增速13%,并呈逐年攀升之势。
杭州市经信委主任洪庆华认为,“10.2%”增速的背后,信息经济正在帮助杭州完成“新旧动力”的转换接续:2015年,杭州实现信息经济增加值2313.85亿元,占GDP比重上升到23%,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5%以上。
【最快速的“引擎”】“10.2%”背后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一年间增长170倍
“在这里,你可以买到最原汁原味的意大利红酒、稠醋。”在开张不久的杭州城北跨境保税国际街意大利馆中,于意大利经商多年的温州人纪冬昀正在向顾客大声推介。120平方米区域内展示着数百款意大利商品,顾客可以现场购买完税后的商品,也可以线上下单,享受保税价。记者注意到,即使完税后的商品也不算太贵,不少意大利原装红酒仅一两百元人民币。
据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翀介绍,这条进口商品电子商务体验街区,是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落地杭州后建成的,目前已有意大利馆、保加利亚馆等国家馆和数十家跨境贸易电商入驻,“市民可以体验动动手指‘买全球’”。
与此同时,综试区还助推中国企业“卖全球”,在物流仓储等方面通过制度创新千方百计为企业降成本,在“关检汇税”等手续办理环节为企业提速。自2015年7月开始,综试区联合阿里巴巴,组织各地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传统外贸和制造业企业上线经营,增强企业线上交易能力。
到2015年年底,杭州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014年不足2000万美元快速增至34.64亿美元,实现跨境电商进口11.91亿美元,出口22.73亿美元,拉动杭州外贸出口增长5.4个百分点,仅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经营的杭州企业数就超过3500家,新增有实绩企业超过1500家。
【最长远的“引擎”】“10.2%”背后的增长后劲:在这里实现梦想,也许只需要一杯咖啡的时间
“在我这间咖啡屋里,花上18元要一杯咖啡,无限续杯,你可以耗上一天时间,让创意、资金、人才在这里碰撞。”在杭州市跨贸小镇拾青资本创始人葛志松的咖啡屋中,他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道。“在这里,好的点子马上就会被买走,投资者会找到好项目;老板会觅得优秀员工,人才会找到自己可以施展空间的公司。对创业者来说,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只需要一杯咖啡的时间。”
曾在上市公司旗下担任企业高管的罗仙林,就在2015年这一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辞职创办了依托互联网的品牌长租公寓公司——驻客公寓,并和其他十几位创业者一起,在杭州城西的梦想小镇参加了几场大型路演,受到投资人青睐,很快融到了第一笔资金,新一轮融资也即将尘埃落定。
创业创新的能力,决定着一个城市能走多远。跨贸小镇、梦想小镇作为杭州市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正成为“新经济”的发动机。2015年,杭州共创建省市两级特色小镇41个,14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市级认定的众创空间45家,累计入驻团队或项目1430个,已注册企业近千家。
据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介绍,反映城市创新水平的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杭州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0年的2.75%提高到2015年的3%,当年杭州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12.6亿元,增长9.8%。杭州市被国家有关部委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说,创新驱动已成为杭州经济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