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2015年7月曾有市民致电北京青年报,反映中国人民大学校内有一些破损的古代石像,本报刊发《大学内破损古代石像归谁管》的文章。时隔半年多之后,人大新闻学院学生赵龙轩在老师布置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作业中,对这一事件又进行了深度调查。
赵龙轩是人大2014级新闻学院新闻国际政治实验班的学生,今年大二。对于为什么会对人大石像进行调查,他说自己经常路过学校环境学院北侧的小树林,看到6件石质雕塑长期搁置在小树林中,其中两件动物雕像,两件人物石刻,一件体积较大的石龟,还有一件是类似于石碑的长方形石雕。他感到很疑惑,“那些东西到底哪儿来的,所以就想去做调查。”
关于石龟的来历,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学科的系主任魏坚教授表示,几年前在通州做考古发掘时,魏坚教授发现了石龟,但是工地上的工人、开发商不懂,在上面糊了水泥破坏了好多回,结果没人要了,他们看这东西还不错,就花了一万多元钱把它拉回学校,和那些石羊石马放在一起。
而两件人物石刻,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副馆长贾铁英老师表示,大概在2004年,明德楼群开始动工建造,两件人物石刻是在工地上出土的。
为了搞清楚这些石像的归属问题,赵龙轩来到后勤集团,后勤集团的老师说,后勤集团主要提供的是软性服务,例如食堂、宿舍等相关服务,对于文物的保护和巡查工作,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或指示。那些石雕文物是学校的固定资产,应该是由学校的资产与后勤管理处来进行管理的,后勤集团没有权力对它们进行处置。
因为在学校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赵龙轩给电海淀区文物保护中心打了电话,工作人员表示人民大学内的这批文物是没有在文物局登记在案的,也没有收到过人大相关部门的咨询,他们并不清楚人大校内是否存在文物,也没有权力进行管辖。
赵龙轩说,校内这些石像,距离被媒体报道出来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但是对它们的处置仍然没有任何进展,“希望自己的深度报道作业,可以引起校方对这些石像的重视。”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