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编者按:城在青山绿水间,人在鸟语花香中。走进安宁,最直观的感受是这里良好的生态资源,和谐的生态环境。截止目前,全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86%,人均公共绿地13.09平方米,绿地率32.93%,森林覆盖率43.69%。位居全市首位。
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安宁区,全面推进滨河风情线、城区绿色长廊、北山生态林业带、仁寿山风景区建设,使得全区绿化总量的不断扩大,“山、水、城、景”共生共融的大生态格局初步形成。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同步发展,2015年,仅仁寿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0万左右,并逐步实现了由市内人口向市外人口扩展的良好旅游态势。与此同时,随着景区项目建设的推进,生态环境的美化,催生了商业西街整体经营承租项目的成功竞标谈判。
由建转管 山水城景共生共融
“自从绿色健身步道修好后,每天都要来这里走一圈,尤其是夏天,定点定时早晚两趟,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选择居住,首推安宁,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春夏秋冬,安宁都有着特殊的美,在这样的天然氧吧中生活,心情很愉悦……”走上街头,随机问起路人的感受,人们都会不约而同赞美安宁区的居住环境:树绿,水清、山俊,人清爽。
安宁区生态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杨显辉介绍,2007年,安宁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审时度势,把实施“生态宜区”工程作为全区中心工作之一,为改革创新生态建设管理机制,成立了安宁区生态建设管理局,并整合“两山绿化指挥部”、“林业水利局”、“园林局”“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等机构进行合署办公,构建了生态建设管理新格局,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成就了全区“大生态”的建设管理思路。近年来,区生态局生态建设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生态宜区”工程战略部署,立足安宁区生态绿化逐步从以“建设”为主转向“管护”为主的新趋势,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以绿化增量提质为核心,以强化科学管理为重点,以提升道路绿化品位为关键,以文化建园为特色,着力推进滨河风情线、城区绿色长廊、北山生态林业带、仁寿山风景区建设,全区绿化总量不断扩大。
为使生态建设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高起点、高标准轨道。安宁区在加大生态建设的责任管理力度的同时加大资金保障,每年争取专项资金用于各类生态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了生态建设的步伐,提升了“生态宜区”建设的品位和水平,“山、水、城、景”共生共融的大生态格局初步形成。
和谐生态,是安宁人重视生态建设的体现。要证明安宁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一组数字更有说服力。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07年的30.33%提高到37.8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9.07平方米提高到13.09平方米,居全市首位。
显山露水 城市家园魅力四射
“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我最终选择了在安宁购房。”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周文利说:“依收入,在城关区最繁华的地方买几套房都不成问题,但我的观点是,住就要住的舒心,怎么才能舒心,这不仅仅只体现在某个小区的绿地率要高,而是整个大环境的生态,安宁在这方面可谓首屈一指。”
着力打造生态型居住环境是安宁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杨显辉介绍说,为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绿化建设工作全面有序推进,每年“植树节”和“植树周”期间,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确保完成兰州市绿委每年下达的65万株全民义务植树任务。与此同时,广泛开展单位绿化创建活动,全区先后有6家单位被评为“花园式小区”、“花园式单位”14家、 “园林绿化单位” 57家、“绿化达标单位”10家。改善城乡居民生态环境。
小区景观的打造已经不再仅仅是小区的一部分,而是点缀整座城市的一部分。作为衡量城市生活环境绿化率的重要指标,一座花园式小区,既可以满足市民们对优质生活的要求,也能从客观上提升小区的竞争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离不开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环境建设。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使单位、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是安宁生态建设的又一力作。杨显辉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努力加大对新建小区、社区游园、社区绿地的管理、服务力度,落实绿色图章审批制度,确保新建小区绿地面积达标35%以上,是生态安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督促协调有实力的单位进行绿地改造,严格“花园式小区”、“花园式单位”、“园林绿化单位”、“绿化达标单位”的评选程序和标准。目前,安宁庭院、众邦金水湾等一批新建小区的绿化建设已成为全兰州市调研观摩的典范。
彰显城市品味 小游园建设凸显大民生
“不同街道,不同特色,是安宁生态建设的又一亮点”。杨显辉说,按照“平面增量、空间造景、突出特色、彰显魅力”的城市园林发展思路,安宁区采取全面实施沿路布绿、拆违建绿、破墙透绿、造型添绿等有效形式,高标准设计,规范化实施,逐步形成了开放式、精品化、景观化的城区绿化长廊,全方位推进园林绿化建设步伐。2015年9月,迎接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检查验收。
“在道路绿化建设中,我们实现了“路网、绿网”同步进行,形成了“一路一特色、一街一景观”的道路绿化特色,通过实施北滨河路农沙段北侧生态景观工程、兰州市西北出口综合整治项目和安宁区514#、532# 等50条道路绿化景观工程,打造了北滨河路、安宁东西路等一批城市道路绿化的精品亮点,全面提升安宁生态建设水平和文明创建水平。”
生态环境好了,人们也就爱出去转了。“除了去北滨河路或湿地公园溜达,长新北路小游园是我每天必去的地方,这里人多,大家一块聊聊天,跳跳舞,感觉时间过的好快,退休后的失落感也少了许多。”57岁的周秀芬说。
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布局科学的城市小游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休憩,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对美化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游园建设彰显城市品味。杨显辉介绍,紧扣安宁22公里黄河风情线建设主题,安宁区相继改造和新建了15个主题鲜明、人文内涵丰富的公园、广场和小游园。2015年,投资362万元,建成了总面积10450平方米的长新北路小游园。打造了兰州植物园、安宁银滩小游园、兰州银滩湿地公园、寓言广场、丁香园等一批游园景观,形成了仁寿山、文溯阁《四库全书》、兰州文庙等人文景观和万亩桃园、百年梨园、湿地公园、黄河风情线等自然景观,有力推动了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大湖面小森林 西出口凸显生态理念
作为城市门户,城市出入口环境好坏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兰州西北出口位于安宁区沙井驿,从西沙大桥北桥头至黄羊头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长6公里。长期以来,该出口“脏、乱、差”问题尤为严重。为有效改善城市出入口环境面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安宁区着力加强生态建设,通过面山山体绿化,道路两侧绿化造景、文化墙建设、大湖面水体及森林小游园建设,努力打造兰州市“湖滨水城”出入口。目前已建成绿地面积54000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16.5万株,建植草坪37000平方米,建成景观湖体面积10000平方米,着力打造22公里黄河风情景观带,目前,西北出口局部形成了“大湖面、小森林”的生态景观,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
与此同时,安宁区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着力实施一系列大生态项目,逐步形成“大生态”格局。
小桥流水,碧波荡漾,亭廊亮丽……作为兰州市一大知名旅游景点,安宁银滩湿地公园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因此对该园的建设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安宁区已完成了投资4000余万元,总面积32.68公顷的银滩湿地公园建设,打造了“一水、一道、四湖、二十四桥”的湿地生态景观。2015年,再次投资446万元对湿地公园进行提升改造,重点实施木栈道修复、湖体清淤、植物复绿、车行道路建设及安装安全预警广播电子设备,建设集水源涵养、景观休闲、生态多样、科普赏游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湿地。
同时,提升北滨河路景观带建设。为解决北滨河路农沙段北侧原有的大沙坑、裸露地脏乱差现状,投资1.35亿元,建成了全长8.6公里的安宁生态文化园。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安宁生态文化园二期工程,通过“夸父追日”、“月光四溢”、等节点景观设计,整体提升安宁生态文化园的景观效果,进一步改善市区连接兰州空港的迎宾大道的对外形象。被市政府评为兰州市城区“十大园林优质工程”。
5公里绿色出行步道 让居民幸福感指数与日俱增
在安宁区实施的系列生态工程中,长约5公里的黄河绿色出行健身步道被人们津津乐道。“每天都要来这里走上一圈,这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看黄河,远观群山,穿行于树木花草中,感受的是大自然的美,犹如回归了儿时质朴的生活。”家住孔家崖的王旭好说,周围的邻居及好友,很多人都是健身步道的常客。
据悉,从城关至安宁,全长58.6公里,宽3米的兰州市亲水路暨风情线绿色健身步道是兰州市首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作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的重要举措,以及黄河风情线“一轴、三卷、五线、十四园”的规划,兰州市政府提出在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在河滩地和湿地内规划建设生态自然、环境清幽、临河亲水健身景观线,方便市民步行锻炼和绿色出行。
“安宁区绿色健身步道建设工程分段进行了实施。其中试验段2013年9月29日开建,该工程东起北滨河路消防特勤大队、西至安宁污水厂,步道长约2.3公里,主要包括透水砖路面铺装、木栈道铺设、紧急疏散逃生爬梯安装、警示监控系统安装以及绿化栽植等建设内容。甘肃省委党校至污水处理厂段,除建木栈道外,还栽植四季玫瑰、丰花月季、紫叶矮樱等,同时增加了一座跨深沟栈道景观桥。银滩大桥至甘肃省委党校段目前也已竣工。
在芦苇、花丛、草地中或水面上穿行的绿色通道,让安宁人的幸福感指数与日俱增。“安宁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居民享受到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很多外地朋友来,都会被美丽的安宁所吸引,原打算一两天的行程都会延长三四天。”家住山水新城的瞿雪娟说。
生态和谐 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当然,说及安宁的生态建设,不得不提的是仁寿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杨显辉介绍,近年来,安宁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主动融入到旅游强省建设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游环境。
“仁寿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四合院区域绿化景观工程紧紧围绕已建成十二个仿古四合院,以水景作为整个区域的核心景观及骨架,通过院落周边水系营造、驳岸处理、园林小品配置及植物造景等,形成“绿地为片、水系为环、道路为带、建筑为点”的园林景观特色。建成绿地面积6.53万平方米。实施了“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绿化景观工程(一期),总面积11.14公顷。通过山水空间组织理顺山、水、岛之间的景观层次,突出春秋二季植物季相和色彩,兼顾四季景观,利用亭、廊、榭等园林小品建筑和不同花色的观赏桃树,结合木栈道、茅草亭、假山、石拱桥、石灯等,营造一个梦幻多姿的桃源胜地。”
爱护生态,保护生态,使得安宁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同步发展,2015年,仁寿山累计接待游客120万左右,并逐步实现了由市内人口向市外人口扩展的良好旅游态势,景区旅游初具规模。与此同时,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态环境的美化,旅游市场的形成,极大地调动了市场主体参与景区运营项目招商和后期开发项目投资的积极性,催生了商业西街整体经营承租项目的成功竞标谈判。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