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核心提示:三年来,皋兰县累计投资1.25亿元,实施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幼儿园工程等教育建设项目55项,总建筑面积67325平方米。先后完成了皋兰一种教学楼及餐饮中心、皋兰三中学生公寓和食堂、实验幼儿园教学楼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工程,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全县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投资3795万元完成了全县中小学和新建幼儿园装备配置任务,学校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皋兰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简称“全面改薄”)的春风惠及城乡校园,如火如荼的民生教育项目工程,一处处拔地而起的靓丽校园,为皋兰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如今,不论是县城,还是乡下,一座座粉黄白相间的标准化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点缀城乡校园,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0月26日,参加全省“全面改薄”现场推进会皋兰县观摩点的百名与会人员,在实地参观了石洞镇初级中学、皋兰四中、魏家庄小学校园后,发出了啧啧称赞声。
然而,皋兰是一个农业小县,财力不足一直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三年前,皋兰县的农村中小学大多还是砖混结构的危房,房屋破旧,土操场狭小。教育的现状是:硬件不达标,软件跟不上,城里老师不愿来,当地教师留不住,教育教学质量徘徊不前,生源流失严重。
为破解这一系列的难题,2014年,皋兰县打响了“全面改薄”的战役。按照“保基本、兜网底、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全面改薄”与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初步实现县域内办学规模、资源配置、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
“政府办教育”理念得以渗透
“孩子们在这样的学校里上学,大家都很放心!”日前,记者在皋兰县城乡一些学校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话:最好的建筑是学校!
如今在皋兰,不论是地处大山深处的山乡小学,还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中学,一处处校舍窗明几净、焕然一新;一片片校园绿树成荫、充满生机,无不展示着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
“资金筹集是顺利推进教育基础建设工程的基本保障。”皋兰县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在教育基础建设工程实施中财政主渠道的作用特别明显。在每年的中央及省、市、县财政预算中,都有安排专项资金保障教育基础建设工程实施。新增财力向教育工程项目倾斜,以“政府办教育”的理念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在皋兰已经得到很好体现。自从“全面改薄”以来,县政府千方百计筹措配套资金2727万元,用于加快教育基础建设项目步伐。
“全面改薄”以来,忠和中学投入资金500多万元,修建了学生宿舍和食堂,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仅多媒体设备就安装了13套,计算机70多台,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据了解,近两年,皋兰县投入资金496万元,为全县中小学配备1394台计算机,并全部接通了网线。投人资金356万元,为19所中小学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140套,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室全覆盖,“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成为历史。
据统计,自2014年“全面改薄”项目以来,在中央及省市的大力帮助与支持下,皋兰县配套资金2727.02万元,先后对皋兰四中、石洞初级中学、魏家庄小学等31所农村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安全设施、维修辅助工程等41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全县18所项目学校已顺利通过标准化学校市级验收。
教育基础设施项目的成功实施,使皋兰中小学校舍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学校真正成为最牢固、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场所。
“一体化办学”促教育均衡发展
以往,在县域内,通常有这样一个现象: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择校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家长“挤破头”要进县城学校,而基层乡下且师资薄弱的学校则冷冷清清。
魏瑞芳是皋兰三中的英语教师,今年,她选择到石洞镇初级中学支教,为期两年。“我除了带8年级的英语课外,还兼带学校的生物课。”魏瑞芳说。
在魏瑞芳看来,农村学校英语教学的突破口在口语教学上,让孩子说一口较为流利标准的英语是她这学期的工作目标。在皋兰县,今年就有50名像魏瑞芳一样的交流教师。他们在城乡学校之间流动,为农村学校注入新活力。
在教师交流的同时,皋兰县采取“走出去、走进来、长出来”的策略加大教师专业化培训力度,仅2014年就安排教师培训经费136.6万元。为让青年老师愿意来,来了留得住,皋兰教育局还从教育信息化建设入手,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挥优质资源辐射作用。据介绍,近3年,皋兰县还招聘了14名免费师范生和硕士计划培养生、113名高校毕业生,40名音体美专业教师优先补充到农村中小学,弥补了教师结构性短缺的“短板”。
目前,通过“全面改薄”,有效缓解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城镇学校“大班额”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大通铺”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迅速扩大,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进一步缩小。
布局调整 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资源
“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的学校,现在已经荡然无存。”皋兰县基建办负责人,拿着一些学校的老照片对笔者说。以前,山区的孩子们大都在这样的学校上学。照片上,砖木、土坯结构的校舍破败不堪,设施十分简陋,校舍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现在,一些易址新建的学校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成为乡镇村标志性建筑。
“学校从曾经的瓦房,发展到今天的多栋楼的规模,甚至那些以前原本只属于城里学校的多媒体、校园网以及水冲厕所等设备设施,也随着教育基础建设工程走进了学校。”在皋兰县石洞镇魏家庄小学工作了10多个年头的校长魏永生,见证了教育基础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学校一点一滴的变化。他感慨颇多:“这样的学习条件与环境,过去农村学生哪里敢想?”如今,在皋兰县,魏家庄小学的变化并非个案。看到学校的新变化,周边村民都纷纷把外地读书的孩子转了回来。
在教育基础建设项目中,皋兰县集中人、财、物资源办大事,整体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了项目的综合效益。县上结合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综合考虑人口、交通等因素,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由三年前的71所减少到了62所。同时,结合寄宿制学校建设、学前教育、高中集中连片项目、初中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煤改暖、改厕治污等农村中小学项目的实施,为学校配备了饮水、食堂设备,为42所中小学配备多媒体教室设备298套,目前,全县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8台,全县4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多媒体教室建设完成率达到100%,宽带网络接入学校达到100%;还先后为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先解决教学楼、公寓楼的改暖配套工程,在保证校舍安全的同时,还大大改善了师生的生活条件。石洞学区校长王作槐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校长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再也不为维修校舍发愁了!”
教育基础设施项目的成功实施,使皋兰中小学校舍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学校真正成为最牢固、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场所。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有效缓解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城镇学校“大班额”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大通铺”等教育热点问题,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迅速扩大,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进一步缩小——皋兰县政府县长杜宁让如是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通过实施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工程,农村学校也有了安全漂亮的校舍,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基础建设项目从此给皋兰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园环境美化了,教学设施配套了,教育质量提高了。至此,皋兰教育再次舒展出更加绚丽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