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掀起“中医热”,弘扬国粹仍任重道远
大西北网10月14日讯, 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实现了中国科学获诺奖零的突破。屠呦呦接受专访称获诺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荣誉,“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转瞬之间,“中医药”成了全世界专家学者甚至普通百姓的热门话题。
实际上,中医药有数千年的发展和积淀,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许多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中医药应用在常见的便秘、痔疮、肠癌等肛肠病中,不仅提供辨证诊断,经长期探索还形成了结扎疗法、注射疗法、灌肠疗法、挂线疗法和熏洗疗法等外治疗法。这几种疗法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技术。
传统中医药对现代医学的贡献
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传统中医药并不落伍,在辨证诊断、外治疗法尤其在优化手术细节、推动手术升级方面仍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田振国会长表示,我国中医肛肠学科传承数千年,在现代肛肠疾病诊疗中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如在技术革新方面,结扎疗法已有两千多年的传承历史,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就提出了痔的结扎疗法:“絜以小绳,剖以刀”。曾经给周总理看病的陆琦教授,结合个人经验和临床需要,将传统中医治疗痔疮的结扎疗法改进,形成了被广泛接受的“陆氏套扎术”。
无独有偶,近些年来,医博肛肠连锁医院在田建利、赵德美、吴和木等专家的带领下,深入挖掘中医智慧,探索前沿临床技术,研发、改良和创新出枯痔钉插药术、内痔注射术、保护肛隐窝式微创术等技术,优化了数十项手术细节,极大的推动了肛肠诊疗发展。这正如屠呦呦所说,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它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智慧。
“医博杯科技奖”鼓励中医药研究
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也说明中医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郑州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十五次研讨会,就专门设立了“中医经方验方名老中医经验整理与研究”主题研讨,一千多名肛肠专家、名老中医交流思想,切磋学术,助推中医肛肠学科的新发展。
这次郑州峰会还效仿诺贝尔医学奖,开启了“医博杯科技奖”。该奖项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与医博肛肠连锁医院集团共同设立,首期注资100万,旨在表彰在中医肛肠学科及临床诊疗中做出重大发现、改进的专家。医博肛肠连锁医院集团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这一奖项看作是中医肛肠学科的诺贝尔奖,希望专家们能将中医药精髓发扬下去,带动现代肛肠诊疗发展。”
毛泽东曾说,中医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让中医药这棵老树在新时期开花,仍是任重而道远。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传承中医药国粹精髓,还需要成百上千的“屠呦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