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陶艺家教中国观众制作陶器。
本报记者 曲颂摄
大西北网讯 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上汇集了不同的民族、语言和文明,如何勾勒共同的文化发展蓝图是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近日,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在莫斯科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官员、学者、商界代表齐聚一堂,就文化交流、旅游开发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莫斯科共识》。
在论坛中,来自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国的代表都表达了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弘扬本国历史文化的强烈意愿。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潘光在发言中强调,古丝绸之路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在促进丝绸、茶叶贸易的同时更推动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更应强调这一点。伊朗伊玛目·萨迪克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穆罕默德指出,丝绸之路是一条有很多环节的项链,营造共识、互信和共同体的氛围对重振丝绸之路至关重要。土耳其独立策展人图拉伊女士认为,各国完全可以沿着丝绸之路凝聚起强大的舆论力量,构建起互相接触和了解的桥梁。
2014年6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首次跨国申遗成功。哈萨克斯坦外交部特别事务大使塔日耶夫对本报记者表示,申遗成功让哈萨克斯坦大受鼓舞,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项目陆续开展起来,哈萨克斯坦将继续为打造丝绸之路文化空间做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向本报记者介绍,中国与欧亚国家在文化领域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如建立文化传播中心、帮助欧亚国家培养汉语人才等。为落实增进“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友好往来的倡议,下一步各方应当制定长期文化合作战略,打造文化产品和品牌,培养了解对方语言文化的人才,重视文化安全领域合作。
为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丝绸之路基金会在首届论坛上发起了“丝绸之路明珠”活动。此次论坛,会场旁边设立了“丝绸之路明珠”展示厅。在展示厅里,质朴的白俄罗斯民间刺绣与清雅的中国茶具相映成趣。
哈萨克斯坦工艺美术家达乌巴耶夫告诉本报记者,他已多年潜心致力找回业已失传的古代金银加工技艺,直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他的作品才有了国际展览的机会。他希望丝绸之路文化论坛继续举办下去,为艺术家提供更多发展平台。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丝绸之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王玉锁向本报记者透露,“丝绸之路明珠”每年要发掘100颗,这对青年艺术家来说是非常好的交流机会。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对本报记者表示,文化是人类生命的基础,是连接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桥梁,是相互理解的一个象征,一定要坚定不移地保护丝绸之路文化带这一宝石。
国家高峰论坛、联欢节、双年展、合拍影视剧、建立研究院、重视女性艺术家作用……一个个务实倡议在论坛上提出。本届论坛签署的《莫斯科共识》强调,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将继续探索欧亚经济联盟、丝绸之路经济带、草原之路等倡议和区域经济、文化建设项目对接的契合点,为沿线国家的和平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本报莫斯科9月24日电)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