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省市成为青海经济发展重要“助推器”
记者从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近日新一轮青海与援青省市的对接工作已全面结束,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山东6个省市与青海省建立就业创业政策共享长效机制,今后将有望为更多青海少数民族青年提供本地及异地的培训、就业和创业机会。
青海藏区6州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育程度较低,2005年青海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后,全面禁牧、减畜后的牧民面临更大的转移就业压力。
万玛柔增曾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的一位牧民,去年他通过就业援青项目前往浙江省义乌市参加创业培训,回乡后成功开办了自己的煤晶石加工厂,带动当地近百名青年实现转移就业。
“我们对口援青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少数民族青年提供‘走出去’的平台,将包括参与培训的更多人才‘引进来’,助力青海经济发展。”浙江省对口援建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2年以来,浙江省出资420万元用于海西州初高中、高校毕业生及社会青年的技能培训,累计开办各类培训班19期,为青海输送人才696人。
与此同时,江苏省选聘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154名高校毕业生、42名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基层服务人员赴江苏进行能力提升培训;上海市为果洛藏族自治州投入生态移民转移就业经费,将参训后的牧民推荐至当地企业,同时使142名生态移民享受了自主创业一次性开业资助补贴。
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青海玉树指挥部指挥长、玉树州委常委李军会说,自玉树重建开始,除基础设施建设外,北京还抽调数十名干部在玉树州及各县长期挂职,与当地进行工作对接、业务交流。同时分批选派玉树机关干部、市政人员、行业人才近600人前往北京学习管理运营经验,促其更好为新玉树的经济发展服务。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各援建省市将今后支援工作的重点放在青年创业培育上。目前山东省援建海北州的就业创业培训孵化中心已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2200万元;依托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富集优势,江苏省投资3000万元建设德令哈市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中心,鼓励更多青年来青创业;天津市积极支持青海大中专毕业生赴津进行就业、创业见习,并为高职院校及本科以上毕业生提供创业援助和落户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