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笔者应邀到一单位讲课,看到他们的签名册有近三分之一的名字认不得,就试着点了两位,引起了会场哄笑。签名让人不认识的事早就关注,笔者手上有这样两份报纸:一份是以“声声祝福,溢满公仆赤子浓情;件件实事,描摹荆楚美好蓝图”为题,刊发了某省直19位厅局负责人的头像和签名问候,向全省人民汇报新一年的工作打算。细数了一下,在这19位负责人中,竟有7位领导的签名我不认识。还有一份是“百名商界精英共荐武汉品购旺地”,在首批62位企业家的签名中,认不得或认不全的签名竟有28位。
媒体上公开刊登领导人或企业家的签名,一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说明这个问候和汇报是真实存在的,有人签名为证。二是凸显签名者的个性,加强与大众的沟通。如今看来,一次集体亮相,竟有三分之一和接近一半的签名让受众辨认不清。对那些签名端正,字迹清楚,还有一点韵味的签名者,我无意中生出了一点好感。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说的是看一个人的写字,就可以品出他的为人,此话不一定全信,但是,作为机关负责人或知名企业老总,签名能让自己的服务对象和消费者认识,应该是一项不高的要求吧。
现代化的传播工具,让人际间的交流更加广泛和便捷。当电脑和鼠标为人们熟练运用时,传统的中国文字却很难让人们记起并使用它了——机关的工作报告是不需要用手写的,学生们的作业更是可以在网上完成,亲人们的询问候和祝福也借助了手机,就连自己的日记和私语也很少使用记事本。现在,能用上手写签名的地方和时候真是不多了。在高科技发展的信息社会,有很多人际交往的工具和载体,我们应该学习好掌握好。但是,作为中国古代传至今天仍然有效的方块汉字,还是应该认真训练和掌握的。首先当从自己的公开签名开始。
目前,汉语教学在很多国家越来越火。据《人民日报》2015年6月1日报道:南非中小学明年将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选修课,学生们对“中国梦”满怀向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非常受欢迎,本土教师培训成为当务之急。报道还刊发一张照片,是南非德班理工大学一位学生书写的“中南友好”,虽然算不上是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但是可以保证每一位认得中国字的人一眼就能认识它。每每读到这样的新闻,我都会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而高兴和自豪;但同时又担心,有许多高层和公众人士连自己的签名都写不好或写得别人不认识,怎么能让外国人学好中国字?
因此,请领导同志带一个好头,请企业家、教授、演员、明星等公众人士带个头。推而广之,凡是在大众媒体向大众传播时,不论是谁,都该把签名写好,将字写清楚。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