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某些中介蚕食改革红利

时间:2015-03-12 10:26来源:新华网 作者: 段炎岩 点击: 载入中...

    “一个建设项目,从拿地到拿证,要经过24个中介机构的‘关卡’、送审48个评估报告,要想加快审批,就得塞‘加班费’!”今年海南两会上,海南省人大代表邢诒川向简政放权“怪象”再开炮:拿着“政府授权”的中介机构,几乎吃掉了企业和老百姓本该享受到的改革红利。(3月11日 新华社)

    去年,企业家邢诒川绘制行政审批“长征图”,呼吁流程精简引发全国关注。而本届政府把减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当头炮”,抓住了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发展和转型的最大掣肘。这两年来,中央层面在简政放权上的力度空前加大,很多企业也确实感受到了相应的改革红利。

    但是,现在有的企业却又生感慨,很多在政府部门办理的项目,简政放权后都得去研究院所、检测机构甚至行业协会办理,有不少已经调整和取消的审批事项被转给了中介,并且要想加快审批就得塞“加班费”。出现这样的现象,无疑让人吃惊,因为它明显违背了中央的政策。比如,有些中介机构手握“政府授权”来审核图纸,图纸被一遍遍返工,一次次收费,审批时间就被拉长了。这使得原本还有章可循的政府审批,成了无章可循的中介寻租。

    现实中可能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继续获取既往利益,通过指定性、垄断性的中介机构来收费,导致政府吐出的肉,企业没吃到,掉到中介嘴里。当然,政府简政放权,把过去抓在手里的一些“令牌”下放给中介机构,这本是好事。但是如果这些处于垄断地位的指定中介,扛着前置审批的大旗圈企业的钱,就应该被坚决取缔。因为,在这种格局下,中介机构并不是为企业服务,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异化成了政府部门收费的载体。对企业来说,过去由政府收费变成由中介收费,形变实不变。这种改革,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恶化了营商环境。

    毫无疑问,企业发展确实需要行业性中介。但是这种中介必须是合理的、服务性的,而不是收费圈钱性质的。笔者以为,我们应该加快发展真正的市场型、草根型的中介服务组织,鼓励企业自发成立中介组织,鼓励同一行业中介机构开展竞争,使其服务质量决定中介机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总之,只要能够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尝试我们都可以做。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改革的正能量得到释放,进入企业家的心坎。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光明网评论员:莫让“996工作制”成了职场明规则
  • 从新闻职业操守看“21世纪传媒”某些人的堕落
  • 莫让带薪休假沦为“纸上福利”
  • 重要的不是谁在武侯祠刻了字
  • 莫让过分商业化玷污清净的寺庙
  • 莫让城市沦为“无缘社会”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