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红包能否成为春节新常态

时间:2015-02-25 09:33来源:凤凰独家 作者: 曾颖 点击: 载入中...

    亲人之间的红包,越来越像在搞军备竞赛般的现金互砸;而对领导或商业伙伴子女的红包,则更是脱离祝福,而滑向更邪恶的行贿。人们越来越感觉不出除了钱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值得在乎的东西。

如果说刚刚过去的这个2015年春节有什么特别记忆的话,那么,最抢眼的恐怕就是抢红包这个游戏了。连我这个不太喜欢凑热闹的人,一查微信零钱红包,也有288.08的进项,加上QQ和微博上的红包,也有小四百左右,这与我发出去的,也大致相抵。但我在这个游戏中收获到的快乐,直接装点了这一个因为烟花和爆竹以及烟酒消耗量下降而冲淡了年味的春节。

其实,微信及各种网络红包,早在去年就已经在网络上兴起,并成为一些商家和比较资深的网络达人们的小众玩具。但这个玩具因了先进的互联网传播技术和中国人骨子里对年与红包的记忆,而开枝散叶,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风潮。从春节放假前办公楼里白领们此起彼伏的欢叫声音,到各企业年会上老板们在年轻员工们的呼唤中临阵磨枪式的现场绑定银行卡开始发红包,到孩子们用手机设闹钟提示功能提醒定点点时抢红包,以及明星和综艺节目甚至春晚的推波助澜。春节期间,原本就严重的低头族们,因为一轮又一轮的抢红包游戏,而近乎病态地一听到红或包字,就近不及待地开始疯狂点手机。大家更像敬业的志愿者,逢人就向对方推广发红包的技术,免费为运营商们做着推广。

对于这近乎于疯狂的热闹场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应对态度。有人认为,这无非就是小孩子们变着花样的玩闹,敲锣打鼓吃蚂蚁,只图热闹不图吃肉,成熟的人没必要去凑那个热闹;有人则认为,这是网络运营商们商业技巧的胜利,依网上流传的说法来讲,区区几千万红包,绑定了数亿的银行账号,直接建立了控制消费入口的平台,还有沉淀资金和利息之类的收益,摆明了大家都是在傻笑着为别人抬轿,冷静的人不会去掺和;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年俗更新和改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的过年喜庆方式,是中国人年俗传统流传下去的一种保证。

对于抢红包的芸芸众生而言,可能考虑得没有那么深远。大家只是出于一种快乐欢娱的本能,在相互传递着一种祝福和信息。大家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了,通过网络红包,我们开始重新认识我们曾经已忘却和忽略了的红包的真义和本质——曾几何时,我们越来越在乎红包内容的厚度,而忽视了红色纸封原本应有的欢庆娱乐的本义。亲人之间的红包,越来越像在搞军备竞赛般的现金互砸;而对领导或商业伙伴子女的红包,则更是脱离祝福,而滑向更邪恶的行贿。人们越来越感觉不出除了钱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值得在乎的东西。红包越来越厚,但人情味反而越来来越薄;钱越来越多,而心越来越穷;生活越来越优裕,而感知幸福的能力却越来越弱……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看好网络红包带来的这一具有移风性质的热闹,红包不在大小,在乎的是一种喜庆与欢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变得更加简单,生活的得失,不再简陋地以钱和物质的攫取数量为惟一的衡量权重。好的生活,除了有钱之外,还应该有情和有趣。这也就是人们在收到小数点后两位,已完全没有兑付可能的电子红包时,也会发出开心微笑的原因。可以说电子红包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即使今后还会有新的技术和表现方式来代替它,但它所承载的本质,是不应该改变的。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上海专车新政能否上升为国家新政
  • 故宫2500人“黑名单”能否拉黑旅游陋习
  • “最严奶粉新政”能否堵住安全漏洞
  • 征收“网络红包税”需审慎考量
  • 新国标能否终结瓶装水“乱名”时代
  • 读经典仍有现实意义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