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化是农民工应得的东西

时间:2015-02-16 08:21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 杨于泽 点击: 载入中...

     拖着不办,可以省下一点福利开支,但会继续在困局中困守。如果我们自信一些,大胆地把权利还给农民工,结果会怎样?

春节临近,两三亿进城农民工开始返乡,形成天文数字的中国春运人流。城市居民生活的不便也马上显现:最先是快递停止收件,然后是小饭馆关门,一些低端服务业也接近停摆。这是一个老话题,但话题愈“老”,愈显人心的沉重。

共识性的解决之道是让农民工市民化,这一提法在社会上讨论了一二十年之久,但进展缓慢。很多地方愿意给农民工一个新称谓,比如称他们为外来务工人员、新市民,甚至宣布取消城乡户籍差别,但始终不见农民工被赋予平等市民待遇。像北京、上海等地市民公开反对给予外来打工者市民待遇,一些城市政府实际上是在拖延打工者的市民化进程。

“拖延”的根子还是一个利益问题,其中有若干观念误区。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说,广东省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平均成本是8万/人到12万/人;南京去年一项官方研究显示,当地农民工变成市民成本超过27万。这样的市民化成本,有些农民工承担得起,有些承担不起,关键是政府通常要承担一半责任,而少见地方政府有此意愿。

农民工进城工作,他们就是城市纳税人。他们在生产、消费等诸领域向国家和城市纳税,但是,通常他们没有享受到充分公共服务,并且城市政府无需向他们退税。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做法不道德、不公平。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向外籍人士提供超国民待遇,却很少有农民工被当作市民对待。从根本上说,这不符合宪法原则。

如果社会愿意就此争论不休,这种争论可以无穷无尽,持续到好多年以后。不想争论也很容易,那就是由政府下政治决断,将农民工的市民化这个老毛病快刀斩乱麻,一了百了。很多问题需要当机立断,政府需要快刀斩乱麻。

农民工变成市民当然有成本,但关键是我们怎么来算这笔账,如果唯利是图目光短浅者只看到要花钱,自然就看不到背后的积极作用。我们可以继续拒绝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乍看少了许多麻烦,但其实也给城市制造了很多麻烦。这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城市很可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和活力。

城市日新月异,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但灯红酒绿很少属于他们。北京常住人口达2151.6万,其中外来人口386.6万,北京收了这些外来人口的税费,再去改善户籍人口的福利和公共服务。老实说,这是一种利益抽取,不公平。有关统计部门经常将外来人口计入城市化人口中,但考虑到他们的边缘地位,其实有名无实。

问题到了改变的时候了。让农民工市民化,是两三亿农民工该得的东西,合情合理合法。拖着不办,可以省下一点福利开支,但会继续在困局中困守。如果我们自信一些,大胆地把权利还给农民工,结果会怎样?天无绝人之路。农民工是中国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给他们权利,政府其实会得到加倍回报。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牵挂你的人是我》三亚篇:爱你到天涯
  • 【脱贫攻坚地方行系列网评二十六】把嘱托落在实处,靠的是脱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 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
  • 厚植新时代生态文化的路径选择
  • 钱江潮评丨用更有力的传承展示文化自信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