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前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部署进一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简政放权,釜底抽薪,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整治“红顶中介”,着力铲除滋生腐败土壤。
“红顶中介”早已存在,人们曾形象地称之为“二政府”。那些有着政府背景的中介机构、社会团体,或是与政府有着特殊利益纽带的中介机构、社会团体,都可算作是“红顶中介”。“红顶中介”也不止基层有,从上到下都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物。
从前,“红顶中介”似乎还不那么显山露水,随着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它们却变得“艳若桃花”、“美如乳酪”,几乎是炙手可热了。很多人发现,行政审批的事项少了,权力下放了,但为什么评估、鉴证、意见书、技术性检查等第三方中介事项却有增无减,让企业感到门槛甚至变得比从前更高了、负担更重了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行政审批的权力以巧妙的形式、精准地放给了“红顶中介”。于是,先前有一定之规的行政收费摇身一变成了“随行就市”的市场收费,比如“原来在政府部门200元能办的事,到了指定中介机构,2万元都办不了”。
为什么政府部门不把权力放给别的中介呢?当然是因为“红顶中介”是“自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形形色色的“红顶中介”“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发了财当然不能独吞,而会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实现利益均沾、利益共享。说到底,一些行政部门和“红顶中介”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所谓放权,如果只是从左手放到右手、从明处放到暗处,这样的假改革只能毁坏改革的名声,动摇人们对真改革的信心。可以说,“红顶中介”红得发紫是改革不彻底的产物,同时也是改革走向彻底的障碍,并日益成为腐败的温床。
“红顶中介”阻断了改革,看上去整治的着力点应当是“红顶中介”;但“红顶中介”从诞生起就对行政权力具有依附性,“红顶”也不是自封的。因此,根本的问题仍然是约束行政权力,摘掉一些中介的“红顶”,实现行政权力与中介机构、社会团体的真正脱钩。但脱钩首先的也是关键的,乃是人事关系的脱钩。不必说现任行政领导,就是允许退而不休的“老领导”继续担任中介机构、社会团体的负责人,二者之间就还是砸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但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因为“红顶中介”历来就有“供官员兼职的位子”的传统。
政府部门为企业指定或变相指定中介机构,即使不存在寻租动机和寻租行为,至少也是剥夺了企业对中介的选择权,强制服务、强制收费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取向背道而驰。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企业应当有救济的权利和申诉的通道。当然,重要的还是通过制度设计,压缩政府部门通过中介事务寻租的空间,让企业有充分选择中介的自主权。
腐败的“红顶中介”令改革蒙羞。何时“艳若桃花”、“美如乳酪”的“红顶中介”能在大力整治中彻底溃烂,那么,真正市场化的中介就能脱颖而出,暂时被“红顶中介”阻滞的改革举措就会释放出巨大的红利,而人们对于政府真正推进改革事业的信心也将得以恢复。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