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到伦敦旅游时,在著名的科芬园(CoventGarden)遇到过“爱因斯坦”。他(应该是“他”)穿着白大褂和黑长裤,顶着一头乱糟糟的白发,嘴唇上粘着标志性的小胡子。一块一平方米不到的方形“舞台”,是他表演所需的全部空间。“舞台”侧面贴着的纸条,表明他所扮演的角色“Einstein”,而他面前的不锈钢碗则昭示了他的身份——街头艺人。
他胸前粘着的白纸上写着:Ihavetheanswer.(我知道答案。)当时,一群人围在他身边,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一动不动的“怪人”。直到两个孩子往那个碗里扔了几个钢镚,这个默默站着、双手插袋的家伙竟然动了——他从兜里伸出手,手里捏着一张小纸条,慢慢地、机械般地递给那两个孩子。围观者“哄”地一声笑开了,孩子们更是雀跃不已——小纸条,就是answer(答案)。接着,大家争先恐后往碗里扔钱,接过属于自己的答案,仔细阅读,彼此分享,仿佛真的和“大师”对话了一般。
在各种令人“弹眼落睛”的角色扮演中,这位“爱因斯坦”是极高明的一位:他不折腾,没有浑身涂满桐油,也没有拗出惊世骇俗的造型;但他不简单,角色扮演重在与游客互动,他的互动就融在这一张张小纸片中,让人们在笑过、闹过之后,细细品读纸条上的只言片语。许多年后,我也许会忘记赤膊上阵的摇滚艺人、持剑威武的“国王”,但只要我翻开日记本,看到那张渐渐发黄的小纸片,当时感受到的快乐和欣喜便会充盈于胸。
鉴于国外街头艺人留给我的美好回忆,当看到上海已经有8位有资质的街头艺人“持证上岗”的新闻时,我持双手表示赞同。“街头艺人”在上海算是个新事物,出于保护和管理的目的,设置一些行政门槛是必要的。因为“街头”是公共区域,是属于社会公众的,艺人要占用空间进行商业表演,不能妨碍到他人是一条底线。既不能影响行人通行,也不能噪声扰民;表演更要有一定的创意和艺术价值,不能沦为乞讨等。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考验着管理部门的智慧。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