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颁奖现场
大西北网10月17日讯 昨日,第三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开幕式结束后,《记录中国影响世界》—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活动举行,“风雨启程、家国情怀、五彩竞宣、创新前进”四大板块串起全场,国内知名的甘肃籍导演周兵、金铁木的作品《故宫》《复活的兵团》也作为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光辉一笔,被记录其中。
甘肃外景
《丝绸之路》《望长城》都在甘肃拍摄
“记录中国影响世界”活动全面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纪录片发展,并邀请了当年的部分主创现场谈到了当时的拍摄情景。从最早的《开国大典》到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中国纪录片的光影历史在兰州缓缓流淌。
1980年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曾经在国内外引起过不同寻常的反响。它的拍摄作为一种国家行为,在规模上代表了当时所能达到的纪录片制作的最高水平。参与摄制的日方组NHK电视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家被允许进入中国腹地进行纪录拍摄的资本主义国家媒体,而中国政府为保障拍摄的顺利进行采取了一系列高规格的措施,例如开通铁路专线,甚至是出动军队。
甘肃作为丝绸之路沿线最重要的地区,也是纪录片《丝绸之路》的主要拍摄地,昨日,该片主创在台上称,河西武威、张掖、酒泉是当时的主要拍摄地,剧组沿着当年的丝绸之路一路拍过去。
著名纪录片《望长城》曾在我省河西走廊拍摄过,主创们深情回忆起当时在甘肃拍摄纪录片时的情况:"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大家都听过。当时拍摄时,兰州是出发地,兰州牛肉面、农民巷的小吃等都是当时的记忆。”
甘肃人物
金铁木:纪录片发展需要时间
同时,那些曾经在世界上获得大奖的纪录片《沙与海》《八廓街16号》《舟舟的世界》等都进行了展示。由甘肃籍金铁木拍摄的《复活的军团》正是这样一部在全世界获得殊荣的作品,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大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最佳编导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纪录片大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系列片大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最佳编导奖等诸多奖项。
昨日金铁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在甘肃长大,北京上学。去年第一次在甘肃拍片子,名字叫做《黄土高原》,真的是第一次认识自己的家乡。”对于甘肃省纪录片的发展,他说:“纪录片比较小众,边沿化艺术,要想发展,资金、团队、都需要时间去解决。”
周兵:本届电影节的规模出乎意料
“我是喝着黄河水吃着牛肉面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敦煌》在甘肃拍了4年,这部作品对于《故宫》是个颠覆,《敦煌》应用了电影虚拟的人物,这接近纪录片的底线了,这个设置纯粹就是为了让观众爱看。关于纪录片中虚拟人物的问题,其实在国际上纪录片拍摄有很多流派,我和金铁木的虚拟人物也是其中流派之一。”对于纪录片中人物“扮演”历史的问题,周兵解释。
“我基本上走遍了甘肃,拍敦煌、河西走廊很长时间,还是比较关注河西走廊。”谈到此次参加本届短片电影节的感受,周兵说:“应该说规模出乎我的意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于纪录片发展的国际化,周兵说:“我觉得首先要明确一个观点就是所有的国家标准是不一样的,对于文化吸收的尺度和厚度不一样。纪录片的国际化需要有具体的人和制度来推进。我们最缺乏纪录片国际化传播营销的人,都不知道国际上的营销规则是什么,借用互联网,你得知道你的用户在哪里,知道他需要什么,一定要踏踏实实做事。”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