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之最”里又增加了两项:一是按照购买力平价,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二是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贸易逆差国,旅游贸易逆差超过1000亿美元。 对于经济规模
最近,“中国之最”里又增加了两项:一是按照购买力平价,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二是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贸易逆差国,旅游贸易逆差超过1000亿美元。
对于经济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这事,热议的多,但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贸易逆差国,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事实上,全球最大的旅游贸易逆差国折射出的价值和警示意义,远大于经济规模超过美国。因为购买力平价没有多少国家当真,而最大的旅游贸易逆差,起码说明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国内旅游的发展一定是出了一些问题。
“十一”黄金周的一些统计数据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一是全国纳入监测的124个景区的门票收入16.04亿元,同比下降2.43%,这是黄金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门票收入下降;二是出境游极其火爆,一些旅游网站统计,今年黄金周出境游人数同比增长了好几倍。中国的黄金周渐渐成为“国际黄金周”,韩国、马尔代夫、日本、新加坡、法国、丹麦、瑞士等国成为中国黄金周的最大受益者。
这样,一方面是近年来人均G D P超过5000美元后,中国人旅游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游客却逐渐选择去国外旅游,把大量的消费贡献给了其他国家。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到9819万人次,出境旅游消费达到1287亿美元,超过美国和德国,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将达到1 .14亿人次,同比增长18.2%。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而且人均消费更是高达1368美元,约等于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消费额的3倍。但与此同时,2013年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比上年下降2 .5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568.5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5%;旅游外汇收入480亿美元,同比下降4%,使得中国今年肯定会成为超过1000亿美金的最大的旅游逆差国。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国,但在全球的旅游大国中,像中国出现如此大的旅游逆差的确罕见。并不是说贸易逆差就一定是坏事。中国人收入高了,走出国外看世界,这本身是一件好事,然而,任何产业逆差一定要在合理的区间内。根据国际经验,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容忍度应在旅游服务贸易总额的10%以内,而截至今年8月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已超当年旅游服务贸易总额的40%,很显然处于严重失衡状态。
超过1000亿美元的旅游逆差折射出,中国在成为最大旅游国的同时,国内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却并没有随着需求的井喷而同步发展。和旅游产业发达的法、美、德等国比,中国旅游产业无论是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旅游理念,还是旅游政策环境,差距非常明显。第一,从旅游收入占G D P比重看,中国旅游业收入2013年为2.9万亿元左右,占G D P的比重刚刚超过5%,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已经超过10%,旅游业在美、法、德等国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很多国家甚至是第一产业;第二,从出游率看,2013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出游率约为251%,而欧美国家平均出游率早已超过400%;第三,从旅游的方式看,旅游在很多国家国民的生活中已经成为常态,带薪休假等已经成为最基本的制度,然而在中国,带薪休假制度远未普及,除了“黄金周”等集中式的旅游之外,旅游成为生活常态的条件远未成熟;第四,从旅游产业链来看,发达国家的旅游业早已经摆脱门票经济和景点经济的初级阶段,而是将旅游产业的重点放在放大效应上,大旅游的概念在发达国家已经做实;而中国的旅游收入仍然主要来自于门票。中国很多景点的门票价格高出发达国家数倍,严重影响旅游产业链的延伸。
中国尽管在2009年将旅游业确定为战略性产业,然而,在软环境建设和公共政策支持方面,并没有看出把旅游当成战略性产业的力度,制度建设乏善可陈,阻碍旅游业发展的政策随处可见。每年的“黄金周”尽管满足了很多国人的旅游需求,但旅游景点的人满为患也吓退了很多国际游客,再加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以及一些旅游景点频频发生的宰客事件,都戕害了中国旅游业的总体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今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中国旅游业总体竞争力世界总排名较前一年下滑6位,位列45名。就是一个警告。
旅游产业无疑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力远高于我们极其依赖的房地产等产业,从旅游业的带动作用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正因为如此,很多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远远高于房地产业。韩国、东南亚、欧洲等想方设法为中国游客的旅游、购物提供便利。中国游客成为其他国家争夺的大蛋糕,但我们自己对此却视而不见,眼里只有房地产和基建这些所谓的“经济增长点”,而忽视了真正有前途的旅游业。
作为旅游大国,中国需要重新反思自己的旅游“软环境”,需要考虑如何满足国人的需求,如何把消费留在国内,需要把旅游业真正放到国民经济战略产业的地位予以全盘设计。对旅游业的不重视,以及与旅游大国不匹配的羸弱的旅游软环境拖了中国旅游业的后腿,让国际游客不敢来,让中国游客走出去。在全球旅游大国中,中国是公共假期最少的国家之一,对于常态的旅游有真正推动作用的带薪休假有名无实。中国旅游产业的整体制度系统平常闲置,而到“黄金周”却超负荷运转,把旅游当成集体狂欢,这是极其荒唐的。如果在公共政策层面不提升和设计,中国游客创造的旅游逆差还会更大。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