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城池邻水而筑。
水与城唇齿相依不离不弃。世界上很多城市都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做文章,或改造原河道或开辟人工河来扩增城市水面。冷兵器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大都靠摆渡或索桥解决交通,近代则修建桥梁。在世界着名的城市规划中桥梁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桥梁不仅为了沟通两岸解决交通,也使城市的景观各具特色。如美国的旧金山大桥、欧洲瑞士的廊桥,都是集实用与美景于一身,在解决城市交通的同时又点缀了城市的环境。我曾看过瑞士的廊桥,保存得非常完好,在静静的河面上,一座木质的廊桥显得古香古色,廊桥与周边建筑浑然一体,让人仿佛回到了18世纪的欧洲乡村生活,游客们看廊桥颇有一种思古之情,纷纷在桥前合影留念。事实上廊桥的交通功能已经弱化了,而文化价值则凸显出来。
纵观世界,有河有湖的城市很多,但是,像兰州这样黄河从城中间穿流而过的城市却没有几座,至少在中国的城市中是不多见的。造物主总是公平地分配自然和人文资源。地处大西北的兰州是中国着名的干旱地区,它却让中国的母亲河从兰州盆地缓缓流过,使黄河成为兰州独有的特大景观,从而使兰州形成“少水之域,多桥之城”的矛盾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利用和修建桥梁,就成为兰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兰州自秦汉以来何以留下美名?在丝绸之路上何以成为重镇?在我看来,除了政治、军事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是兰州的“码头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长安到西域几千公里的路途中,黄河就像天堑摆在商客面前,所有南来北往的人流、物流都必须经过黄河,这样兰州就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码头文化”.最初,运货的驼队是通过木船或者羊皮筏子渡河,后来修建了浮桥,百年前又修建了黄河上游的第一座现代桥梁--中山桥。中山桥堪称是中国现代桥梁的先辈,其后所修的桥和它相比都是徒子徒孙。近60年黄河上修建起大小24座桥梁。在45公里的河面上修建这么多的桥梁,在中国的城市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兰州是真正的多桥之城,对桥的认识事实上是对兰州历史和未来发展的认识,对桥的研究就是对兰州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研究。对桥的研究可分为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两种。随着兰州黄河段上建的桥越来越多,考虑解决交通拥堵的同时,也该考虑兰州的桥文化和桥经济。然而,兰州对桥文化、桥经济的研究又有多少呢?
鑫报曾经连篇累牍地做过兰州码头文化和桥经济论坛,专家和坊间反应强烈,政府层面则反应平淡或者冷淡。今天鑫报又提出《兰州该建座怎样的中立桥》,希望这次能引起政府官员的关注。中立桥修建13年无疾而终,堪称中国桥梁界的耻辱和城市的不幸。2005年鑫报首次提出中立桥是修,还是拆?从那时起拆桥派和护桥派争论了四五年,最终拆桥派胜出。现在计划在原址上建桥,然而是建一座实用的公路桥还是一座美观的文化桥,又面临两难的选择。事实上这种选择是对城市定位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
我们团队中的一人曾经参与过《百年中山桥》一书的写作,我们对兰州24座桥也做过一些研究,从清王朝批复修建中山桥的官方文件到最新的雁盐大桥的施工方案都是强调兰州修桥的交通功能,这无可厚非。但是在兰州曾有过一座被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中国“伸臂木梁桥的一个代表”的握桥,该桥净跨度22.5米,高4.6米。桥由28根大柱组成桥廊13间。廊柱上雕梁画栋,桥头四角飞檐,为卷棚歇山顶式,上盖黑色琉璃瓦,其造型之美丽令人叹为观止。兰州握桥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2年不幸被拆除。兰州握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集实用与美观为一体,充分反映了古代兰州人的聪明智慧和审美情趣,用今天的话来讲,兰州握桥的设计是十分超前的。既然古人都能做到,那么,今天兰州修新桥是否也像兰州的古人那样能有一点潇洒和浪漫情怀呢?
一座曾经改变中国桥梁审美理念的兰州握桥,一座在中国桥梁史上留有英名的城市,理应从其中吸取营养发扬光大,走出一条“以河为纬,以桥为经”的城市建设新路。建什么样的桥是由不同的城市思维所决定的,城市交通不畅是永远的难题,而河面建桥的空间则是有限而不可再生的。如果从桥梁史的角度出发,在兰州的河面上“复古”一座兰州握桥,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让文化沉淀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那将是何等大彻大悟!这些年,兰州把城里面的文物差不多拆完了,到处留下的是某某遗址的石碑。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是乏味的,现在我们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兰州握桥的模型,在兴隆山下看到握桥的微缩版,在照片上领略兰州握桥的雄姿。那么,能不能趁兰州黄河段还有几处建桥的空间来还原和复制兰州握桥呢?兰州握桥被拆了,兰州桥文化仍在嘛。
如果只是从桥文化的角度说上一通, 那会让众人不以为然,那么,我们再从桥经济的角度来看一看复原兰州握桥的价值吧。不论冷兵器时代还是工业化时代,桥,就像一根管子,把人流、物流、信息流束在一起,桥头堡既是军事要地也是商品、信息的集散地和发布地,君不见凡是桥的两边都是繁华昌盛之地。中山桥如此,瑞士的廊桥也是如此。中山桥以文化性质在吸引游客,带动兰州的旅游。瑞士的廊桥也成为当地旅游的标志性建筑,游廊桥、买手表是游人到此一游的快事。兰州若在中立桥原址兴建兰州握桥,其经济价值不可小觑,它也许会成为瑞士廊桥那样的世界名桥,带给兰州长远的旅游经济的价值,成为陇上文化和陇上知名产品的集散地,桥的功能会由交通功能变为市场功能,也许随着黄河上兰州握桥的修建,桥两岸会形成新的中心景区。
从眼前利益看,修一座能走汽车的桥价值很大;从长远利益看,修一座走小型轿车和步行式的桥则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其一,它承接和延续了兰州桥文化的历史脉络,让人们看到了延续1000多年的兰州码头文化和桥文化的创新和新生;其二,它创造了对桥的功能的重新认识,让实用功能和文化功能有机地在城市的中心区树立起来;其三,它让兰州增加了新的景点,形成新的商业区,使两岸的土地资源和各种资源能够迅速升值;其四,它让兰州中心城区有了一个靓丽的亮点,和百里黄河风情线相映成趣,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兰州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以上四点仅此而已。
兰州修新桥,观念要创新。既然兰州的贤圣们能够创造性地谋划,使兰州成为多桥之城,那么,今天的兰州人更有理由继续创新,为中国的桥梁史书写新的篇章。有趣的是,我以上所讲的修建兰州握桥的理由,竟然不是创新而是复古,而此时此刻在我看来复古就是最大的创新。我们团队中有很多兰州人,虽身居他乡,却心系故土。欣闻兰州在中立桥原址建新桥,要修成什么样的,大家各抒己见,异常兴奋,颇感骄傲。在心底里期盼多桥之城的家乡能修一座别具风格、振奋兰州、提升兰州形象的新兰州握桥,大家为可能诞生的兰州握桥,提前写下《新桥赋》:
九曲大河,清波之间;九州高台,绿岸之畔。
美哉壮哉,兰州握桥。
百里黄河流经地,廿四桥烟雨中。浮桥,木桥,铁桥,桥桥共仰。
惯看千年风云;兰山、青山、龙山,山山含翠:承载百里流韵。
少水之域,多桥之城。举世无双,人间绝配。
空中鳖背,驼峰踏波浪中来;天上慈航,流沙过客纷纷去。古质而今妍,复古为创新;地因绿水而滋润,城因新桥而名扬。
千古一桥,兰桥遗梦,唯我金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