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评价官员的穿着打扮没有错

时间:2014-09-25 09:59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殷国安 点击: 载入中...

    不管举报人出于什么目的,我们都应该赞成和理解公众评论官员穿戴,官员应该禁得起老百姓的猜测、质疑。

一条题为《吉安市委书记王萍到底是书记还是富婆》的微博,突出王萍在不同场合的着装、手表、戒指和项链配饰等,引起网友质疑。江西省纪委办公厅工作人员则对媒体记者说,尚未注意到网帖所反映的内容。但其同时表示,如果要反映官员问题,应该有理有据,不应单从穿戴上进行评价。

我觉得这位省纪委官员的话说对了一半,如果反映官员的问题,应该提出其违法违纪的事实根据;但他的“不应单从穿戴上进行评价”的说法,我以为是错的。我们就是应该通过官员的穿着打扮看问题,公众评价官员的穿着打扮没有错。

一方面,普通公众与官员接触不多,特别是具有一定官位的领导干部,公众大多数只能从电视上看到。对于他们的情况,公众确实知之甚少。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人们只能从一时一事看到的表面现象作出判断,于是对官员的穿着打扮进行评价就是公众了解和认识官员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官员的穿着打扮虽然反映的是表象,但从哲学上看,现象和本质是会存在内在联系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官员的穿着打扮确实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官员的世界观。而在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尚不健全时,你让老百姓如何监督官员?

对于官员来说,穿着打扮原本也是应该注意的事项。首先,官员对穿着打扮的注意程度应该适度。太不注意穿着打扮可能会影响工作的开展,但过度注意穿着打扮也会走向反面。其次,官员的穿着打扮应该与客观情况相适应。例如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与环境氛围相适应,与接待对象相适应,与经济水平相适应。一些官员外出招商引资时西装革履,而到田间地头就该是解放鞋、短袖衫了。正因为如此,专家还会给面试的公务员讲着装,政府还会专门给官员培训如何穿着打扮,这确实是官员需要略知一二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从官员的穿着打扮去识别官员不仅不是错误,而且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表哥”杨达才不就是从其所戴的一块表发展到多块表,再从多块表查出了腐败吗?而作为廉洁指数较高的香港,他们的记者也是很重视从官员的穿着打扮发现问题的。例如,1998年,当时沈阳市长慕绥新曾经邀请一批香港记者到沈阳采访,一位香港记者偏偏盯上了慕市长的一身“行头”,从衬衫、领带、西服、皮带到皮鞋全是世界名牌,粗略估算也值几万港元。回港之后,这位记者在报道中提出,内地市长的月收入不过1000多元,慕绥新如何穿得起这么贵重的“行头”?两年后慕绥新果然被查处了。

由此观之,观察官员的穿戴确实是我们发现腐败线索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还要继续吸取这样的经验。作为纪委干部竟然对此不以为然,我们感到他的反腐败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样道理,披露王萍佩戴的项链、胸花、手表、手镯以及戒指是很有意义的。如果确实价值不菲,那就需要查清其来源是否正当,是否属于其经济能力的可承受范围。如果不是这样,或许就是腐败线索呢。不管举报人出于什么目的,我们都应该赞成和理解公众评论官员穿戴,官员应该禁得起老百姓的猜测、质疑。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习主席演讲:将推动务实合作 实现共同繁荣
  • [视频]专家学者积极评价《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 “奇葩”忏悔源于官员人情观跑偏
  • 外界评价“中国承诺”:体现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大国担当
  •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用什么消解公众“养老焦虑”
  • 谁为涉贪官员开了“勤勉证明”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