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出台《关于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4-09-18 20:4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李雨轩 点击: 载入中...
  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大西北网讯  昨日,记者获悉,为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促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省教育厅、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就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工程提出《关于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目前《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并转发。《意见》提出,以58个片区县为主战场,统筹17个插花县区,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优先任务,以提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为重点,实施贫困地区乡镇幼儿园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示范性高中建设及残疾学生就学保障等十大工程。
 
  根据《意见》,到2015年,片区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以上,少数民族双语地区基本普及学前1至2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接近90%,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基本普及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5年,片区县初、高中毕业后新增劳动力都能接受适应就业需求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都能得到职业技能培训。到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所有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显著增强。职业教育成为新型农民培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产业工人化的主渠道。
 
  同时,将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实施《甘肃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时,在项目、资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引导和鼓励在人口较集中的行政村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并通过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分园、小学附设学前班、建立巡回支教点、社会力量办园等形式向其他行政村延伸,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建设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引领当地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扎实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同时,切实保障片区学校正常运转,对片区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特别是加大地处高原或寒冷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全力做好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地质灾害等搬迁区教育项目和资金整合工作,科学规划和设置学校,优先在移民安置区改扩建学校,满足移民搬迁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鼓励有条件的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支持贫困地区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在县城等人口集聚区建设普通高中。
 
  从2015年起,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全免学费政策,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向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倾斜;从2014年起,每年组织6万名以上贫困家庭的“两后生”参加学制2—3年的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20万名以上青壮年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省内示范性高职院校对片区县贫困家庭大学生实行免费培养,并优先推荐就业。争取和扩大省内外高等学校民族预科班、民族班面向我省民族地区的招生培养规模。鼓励省属高等学校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到贫困县创办企业,5年内保留其工作关系,期间要求返回原单位的,由原学校按原职级安排工作。积极支持省内优质普通高中开办民族班并逐年扩大招生规模,2015—2020年兰州城市学院、兰州文理学院每年分别为临夏州、甘南州定向招收培养100名本科学历学前教育师资,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每年分别为临夏州、甘南州定向招收培养30名工科类少数民族大学生。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兰州市城关区严惩8类行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 甘肃昆仑燃气公司向爱心车队捐赠1万立方米天然气
  • 中国邮政甘肃省分公司在兰州市推出“平价蔬菜箱”
  • 甘肃各地多措并举加强疫情防控
  • 兰州治污经验上升为地方法规明年四月一日起我市《兰州市城乡
  • 甘肃省精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