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好老师”应成为更多人的幸运

时间:2014-09-10 10:36来源:新华网 作者: 滕朝阳 点击: 载入中...

        今天是第30个教师节。昨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在与师生代表座谈时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在求学时代,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少老师,但遇到的并不见得都是好老师,有的则可能连一个好老师都没有遇到过,这就是人生的不同际遇。因此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而没有遇到好老师虽不能说是不幸,至少也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然而,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呢?这自然可以见仁见智,但也未必全然没有客观标准。世间的老师,有大师、有名师、有仁师、有严师,自然也有庸师、有劣师。我们总不能说,只有像孔子、朱熹或王阳明那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标准悬得过高,则连配做老师的人也会找不到。但我们也不能说,随便什么人都能胜任教师这一职业。

  季羡林在《病榻杂记》中提到一位名叫郑又桥的中学老师,教的是英文。他写道:“郑老师教书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改作文上。别的同学的作文本我没有注意,我自己的作文,则是郑老师一字不改,而是根据我的原意另外写一篇。现在回想起来,这有很大的好处。”什么好处呢?自己写的是“中国式的英文”,郑老师改写的是“地道的英文”,细心对比就能悟到许多东西,“简直可以说是一把开门的钥匙”。

  有这种专业水平并且能这样做的老师,多乎哉?不多也。虽可能只是在学业上给学生以启发,但身教先于言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老师就称得上是好老师。当老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与教书育人是一个意思。书教得好的是好老师,人育得好的是好老师,书教得好且人育得好的则更是好老师。现在,从小学到大学,老师们似乎更注重教书,育人的职责则趋于淡化了。这也不能全怪学校或老师,大家都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仿佛也难有余裕和学生探讨做人的道理。但育人职责淡化的一个大弊端,就是师德不兴,因为若身系育人重任,则必严于个人修养,庶几堪为楷模与表率。

  人们争相进名校,不是因为那里有大片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堆技术先进的设备,而是因为和普通学校相比,名校有一大批好老师,名校的光荣也在于此。学校的好老师多,则学生遇到好老师的可能性就大,遇到好老师的学生就多。但说到底,这还是小众的幸运,不是大众的幸运。让更多的学生都有遇到好老师的幸运,只有创造条件,让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源源不断地涌现。如果尊师重教的理念落地生根,那么其必然结果就是师尊教重,教育地位崇高,老师待遇优渥,手执教鞭之士皆一时俊彦,庸劣之徒无法混迹杏坛,则学生遇到好老师就不会只是小概率事件。

  从运气上看,遇到好老师似乎与遇到美丽的爱情有点相似,但二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毕竟,教书育人不是谈情说爱。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郭夏:开放创新“金砖+” 命运与共亚非拉
  • 博论|“主旋律”蕴含巨大精神力量
  • 四个自信”系列之二《理论之光》
  • 【地评线】守护“第五空间”,增进民生福祉
  • 从“闲人免进”到“城市客厅”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破解
  • 【地评线】中国外贸为何“韧性”十足“逆势”而上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