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奇葩校规挤压学生的“个性空间”

时间:2014-09-03 10:44来源:新华网 作者: 苑广阔 ​ 点击: 载入中...

    1日是开学首日,但北京怀柔一中多名男生却被拦在了校门外不让进,原因是“头发不达标”。被拦下的学生,需要重新理发,剪成板寸才能获准入校。除了男生,该校也要求女生不得披发、染烫发,也不能涂指甲油。(9月2日《新京报》)

    “头发不达标”不得进校门,这样的校规堪称另类和奇葩,但是和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学校被曝光的“奇葩校规”相比,北京怀柔一中的“头发校规”只能算“小巫见大巫”。比如成都某中学要求异性学生交往距离不低于50厘米;比如西安一学校要求学生刘海不能遮住眉毛;比如南京某学校不准学生周末看湖南卫视的节目。

    这些“奇葩校规”被曝光后,无一例外都引发了外界的质疑与热议,而当事学校却显得很委屈,纷纷解释他们这么做的良苦用心。因为在学校看来,不管多么另类、奇葩的校规,都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维护学校的秩序。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初衷和目的是好的,结果就一定是好的吗?

    首先来说,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未成型的半成品,由学校经过除棱去角,抛光打磨以后送到更高一级的学校进行“深加工”或者是送入社会求职就业。如果一定要说学校对所有学生都有着一个共同责任的话,那就是把他们培养成才。但是在培养的方式上,却大有讲究。过去我们常说要“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优点、特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成才。

    而按照现代教育的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不但要讲究“因材施教”,还要讲究“因性施教”。这里的“性”,不仅仅指性别的“性”、天性的“性”,还包括个性的“性”、性格的“性”。作为教育者,只有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个性特点有充分的了解,然后采取适合他的教育方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同时教育者也只有了解孩子的性格,尊重孩子的个性,才能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成长空间。

    现在国内很多学校的做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头发校规”、“刘海校规”,等于是人为抹煞了孩子的个性,让他们觉得只有和大家保持一致,才能得到外界的认可与肯定。其实,只要不是奇装异服,不会因头发过长带来卫生问题,就不应该强行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剪成板寸。各种不必要的强制性校规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心理暗示与自觉行为。这种心理暗示与自觉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可能不仅会让他们在自己的头发上不敢越雷池一步,还可能钳制和打压他们的思想创新、思维创意。

    别让“奇葩校规”挤压了学生的“个性空间”,只有对孩子们的个性给予充分的尊重,他们才会自由地呼吸,自主地成长。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保证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走弯路,不受到伤害,而不是把他们束缚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被我们牵着鼻子长大。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信用交通系列评论①|让信用成为交通强国建设的硬实力
  • 【央视快评】让尊老敬老助老传统发扬光大
  • 【河声】弘扬大别山精神,同心共筑中国梦
  • 央广时评:让长江更深、更畅、更智能
  • 社保扶贫|兜底保障,让贫困人员生活好起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