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猕猴“串门探亲”,河南济源投资500万元,在河口水库两岸高山上架设两座吊索桥,未来将形成“船在桥下游,猴在桥上走”的独特景观。专家称,为猕猴迁徙在高山间专门建桥,在国内野生动物保护史上属首例(8月11日《大河报》)。
有人说投资500万元架吊索桥有些浪费和奢侈,但对于生态保护而言,其生态修复功能和对野生动物的呵护善意,却毋庸讳言。在无法恢复地质原貌的情形下,这恐怕是既能实现控制沁河洪水、使水库成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又能体现关爱呵护生态安全、环境生态和谐的两全其美之举,只要是为了保护生态,这些支出还是值得的。
但我们还应该考虑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于吊索桥而言,不仅仅是我们愿意做的问题,更要解决一个猴子愿意用的问题。水库形成后,当地的原始生态会受到阶段性的破坏和调整,世代生活在猕猴自然保护区域内的猴子是否会产生不适应乃至动物应激反应?新的吊索桥建成后,可能会是人猴共用的,但现代化的建设结构,恐怕对于猴子而言,也是一个不敢轻易尝试的庞然大物,如何从吊索桥美化、用藤类植物缠绕栽培生长等方式,让猴子对吊索桥产生认同和亲近感,如何处理好吊索桥行人避让猴子迁徙移动往来等等,这些都是吊索桥能否在生态保护和猕猴生存质量提升中发挥作用的关键,这些更需要专家去干预和跟进。
相信只要我们对待环境生态和大自然生灵的态度是诚恳和善意的,猕猴也一定会拥有一个自由的生存环境,而这对于当地环境生态保护而言,也更是值得期待的。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