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楼”男子坐在28层楼的窗外。
大西北网7月2日讯 近日,兰州市一名男子只因无法联系到网恋女友,爬上28层的高楼,声称要跳楼。致使公安、消防、社区、司法、医疗、物业等六七个部门,百余人参与到营救中来,经过长达13小时的劝说,“跳楼”者被成功营救。
然而,在成功营救该男子的背后,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有人指出,像这样无端地爬上高楼、声称要跳河等不理智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也干扰了社会正常秩序,由此引起的营救投入、交通堵塞等,更是对社会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此,警方希望市民正确利用这些“救急”的社会公共资源,呼吁民众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事件众人苦劝“跳楼”男子13小时
“有人要跳楼!请求派出所营救!”6月26日9时许,在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一住宅小区,一市民见到有人欲跳楼后紧急报警。
白银路派出所民警迅速到达现场发现一名男子坐在28楼窗台栏杆外,情绪激动,随时有坠楼的危险。
随后赶来的白银路社区、白银路司法所工作人员、东岗消防中队及附近居民,现场60余人劝说这位男子。
据现场营救人员了解,这位男子只因无法联系到网恋的女友,便爬上高楼,吵闹着要跳楼。
情况危急,救援人员分组行动:白银路司法所所长李彦荣和两名女民警靠近跳楼男子展开对话,并观察现场情况变化,随时向指挥部传达信息;其中一组民警从两边楼梯口试图接近这位男子,随时择机营救。
记者看到,跳楼男子面朝楼外坐在窗台边沿上,双腿悬在窗户外面。消防官兵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在楼下充好了救生气垫。
该小区热心的住户让出了自己新装修的房子,作为当天营救跳楼男子的临时指挥部。“问他什么都不说,一早上写了30余张纸条。”当日14时许,李彦荣拿着一沓纸条介绍,从跳楼男子传出的纸条内容来看,他的目的就是想借助警方的力量,帮他找寻失联的女网友。“我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犯罪,只要能联系上她,我就下来。警察,对不起,麻烦你们了。”“我听不进任何话,只想联系她。你们说的话,我一个字也听不进去。想让我下来,尽快联系她……”“告诉她,我这辈子离不开她……”
16时许,站立了近7个小时的李彦荣和两名女警,席地而坐,与跳楼男子继续攀谈,尽量满足他的诉求,试图劝说他下楼。
经过营救组长达13小时的耐心劝说,22时40分,最终将这名男子成功解救,避免了一场不幸的发生。
报假警挤占有效警力资源
成功营救跳楼男子的背后,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有人指出,因个人情感纠纷而牵动了六七个部门、近百人耗时13小时,这是对社会各职能部门等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当天参与救援的现场工作人员,加上警方后台查询及市、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先后近百名工作人员投入了此次救援。”白银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董波介绍。
类似事件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警力,而且极易导致真正需要求助的警情延误,同时消耗了有限的警力资源。
“一半以上的警力投入了此次救援行动。”白银路派出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天派出了14名警察到场营救。“只要接警,立马就要赶往现场,但很多琐事挤占了有效的警情处理时间。”民警敬小强说,有些人遇到房屋漏水、门锁打不开、家庭矛盾、孩子不写作业、噪音扰民等情况,经常会报警,让民警来处理。
有基层民警反映,最烦恼的是每天接到的报假警,出警以后,往往找不着事发现场,或报警人关机,作为警察不能就此放弃而撤离现场,必须要经过反复的现场勘查,确认无事后方可返回,整个过程就白白耗费了宝贵的时间、人员精力和车辆资源。
闹剧延误消防执勤救灾
参与当天营救的公安消防东岗中队长段清治介绍,为营救跳楼男子,中队派出一辆特勤车,三分之一的警力投入了此次救援。就在当天中午,中队又接到求救,辖区红山根附近,一名男子被困井中,消防官兵到达现场时,被困男子已爬出井外,无功而返。“每天都会接到虚假报警,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段清治说。
这种浪费公共资源的情况不仅在兰州出现,全省各地也都遇到此类困惑。据定西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接到的假警电话不少于10个。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月至6月,定西市共接到假警报警电话2700多个。
今年4月份,定西消防支队司令部参谋赵公博值班时,深夜两时接到一起报警电话,称安定区瑞丽家园小区发生火灾,需要紧急救援。两辆消防车和24名消防员赶往现场。在途中联系报警人时电话已处在关机状态,当官兵到达所说的火灾现场时,现场一片宁静,消防员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巡查,并对小区值班保安询问,确认无火灾后才归队。
定西消防支队参谋长李学军介绍说:由于消防警力有限,谎报警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消防执勤战备秩序,并给社会群众和公路沿线村民造成了极大的恐慌。消防部门将这一情况向当地公安局领导进行了汇报,公安局领导要求辖区派出所着手调查。但由于报假警的电话是IC电话或公用电话,或是即将不用的手机废卡,加之类似的报假警电话太多,给派出所工作人员侦破工作带来很大难题,一般都是不了了之。
骚扰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刘英是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的一名急救医生,在6月26日的救援中,她带领一名护士,和“120”司机一直守候在现场。
“作为急救医护人员,我们必须坚守现场。我们希望能够成功营救,但万一有跳楼的情况,我们要确保及时救治伤者。”刘英和同事坚守了10多个小时,饭也没顾上吃。
“我们在这里坚守一天,不但对急救资源造成浪费,还可能耽误真正需要急救的病人。”“120”司机王师傅坦言。
记者从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了解到,“120”急救电话屡遭恶意骚扰,对医疗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仅5月的数据显示:兰州市“120”急救电话呼入26735次,实际派诊出车仅为3795次,这意味着超过20000次呼入电话为骚扰电话。
“拨打‘120’急救电话,可以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需要‘120’急救的多是患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人或者遭遇车祸等意外伤害的人,对这些人的救治都是分秒必争的。”急救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恶意骚扰电话严重影响了急救秩序,占用了急救电话线路,有人甚至骗急救人员出车。
恶意报警将受到法律处罚
记者了解到,“110”“119”“120”这些有限的应急资源,屡遭骚扰。乱拨电话、报假警等行为,导致急需救助的人不能及时报警。
省急救中心一位调度员表示,对于平时接到的恶意骚扰电话,自己的委屈忍忍就过去了,但必须保证抢救生命。对于这种恶意骚扰,目前也没有特别有针对性的措施。他们呼吁,希望市民提高自身素质,尊重生命,不去骚扰“生命线”。
针对谎报火警的行为,省消防总队有关人士介绍,惩罚性措施只是一个方面,要从根本上消除骚扰行为还得在全社会倡导诚信意识,提高大家的社会责任感。
对此,警方希望广大市民正确利用这些“救急”的社会公共资源,同时警方提醒,恶意报警属于行为违法。
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凡恶意骚扰、谎报警情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情节较轻的可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