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夏:卧龙沟饮用水源地采矿乱象
大西北网6月17日讯 据《民族日报》报道:近日,记者随“陇原环保世纪行”临夏组委会报道组,来到临夏县卧龙沟水源地采访。来到大里加山脚下,进入卧龙沟饮用水源地入口,狭长的山谷地带,采砂场隆隆的机声在空阔的山谷间回荡。
建在饮用水源地的采砂场
在采砂场工地记者看到,一堆用附近河水清洗后的沙石料,正经过机械筛选后由履带输送至沙石料场。这些堆积如山已加工成的沙石料,颗粒大小均匀,表面清洁干净。县上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就是上等砂石,主要用于公路建筑方面。
然而,就在不远处洗砂场下端的沉淀池,记者却看到另外一番景象:用来减少排污的露天沉淀池四周,堆满了清理出的淤泥,淤泥在林间草地横流。洗砂水流经五米见方的池中转了一个回旋缓缓流出,依旧是水质混浊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排放到下游河道。
卧龙沟位于积石山县与临夏县交界的大里加山系,下游便是著名的“河州二十四关”之一的老鸦关。在采访时,当地群众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自从这个采砂场开工以来,卧龙沟河下游的老鸦关河流淌的河水就变得浑浊不清。原来,采砂场取自山体的岩石是一种带有浅蓝色的石块,经机械粉碎加工后,大量细微颗粒物流入河道,把原本清澈见底的溪水,染成了浑浊泛蓝的河水。
麻泥寺沟乡的一些村民告诉我们,这处建在卧龙沟河道上游的采砂场,与通常所见的河道采砂有所不同:一是生产原料不同,它并不是在河道内采挖沙石料,而是用峡谷山体周边的岩石为原料进行加工;二是生产工艺不同,它将采挖山体的岩石进行机械粉碎,生产为各种颗粒标准的沙石料。
这家采砂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采砂场不仅向下游的老鸦关河道排污,而且也对上游的饮用水源地造成污染,构成了立体交叉的潜在危险——飘浮在半空中的矿石粉尘,随风在山谷间飘飞移动。
在采砂场,我们没有见到负责人。县环保局随行采访的一位副局长拨打了采砂场负责人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更令人不解的是,当见到有人进采砂场,各处隆隆作响的大型加工机器停止了运转,山谷得到片刻的宁静。
随后,我们沿着采砂场而上,来到了上游的卧龙沟饮用水源地。两地之间相距仅有800多米。
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管理权限交叉,管理方面存在着“盲点”,致使水源地安全隐忧重重。三岔坪水厂负责人告诉记者,采砂场作业时扬起的粉尘,飘荡在山谷,随风飘落到草木上,经过雨水冲刷后,粉尘流进了卧龙沟河。三岔坪水厂引来的水源水质,就像观测天气的“晴雨表”,只要遇到下雨天,肉眼可见,源水就要比往常浑浊许多。因为没有管理权限,水厂对此无可奈何,“水厂所能做的和能做到的工作是,派专人对水源地进行定期巡查。”
卧龙沟水源地属地面河流浅表层水源地,担负着临夏县北部山区人饮供水任务,该县麻泥寺沟乡、掌子沟乡、营滩乡、红台乡、井沟乡、河西乡、坡头乡、南塬乡、桥寺乡、莲花镇、北塬乡、先锋乡、安家坡乡等14个乡(镇)13.4万人(占全县三分之一人口)的饮水需求,都仰仗卧龙沟饮用水源地供应。
位于卧龙沟饮用水源地的这家采砂场,维持正常的生产需用大量的溪水,是一家高耗水企业,无形中与安全人饮工程一起共用水源。在极为有限的水资源面前,一场看不见的“争夺战”,就这样在卧龙沟饮用水源地上演。
记者从临夏县环保局提供的相关资料上看到:卧龙沟饮用水源地划分的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面积为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二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为一级保护区外上游2000米、下游200米。按照这个划定的保护区范围,那家采砂场的位置处在保护区之外。
就在这家采砂场的入口处,我们看见一块墙体上写着“国家重点项目,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卧龙沟实施区”的牌子,然而在这里,除了目睹采砂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之外,我们再没有看到相应的保护工程。卧龙沟内,挖掘机和装载机等机械在山谷间来回穿梭,绿茵茵的山体被无休止爆破采矿,造成千疮百孔的景象,实在令人痛惜。离开卧龙沟饮用水源地不久,我们身后又传来隆隆机声,间或伴有一两声爆炸声。
据了解,位于卧龙沟饮用水源地的这家采砂场拥有有关部门的采矿准许证,采访中企业负责人始终没有出面,因而我们无从得知是否属于合法手续。但是,在自然保护区内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植被覆盖完好的山体采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以公共资源换取私人之利的行为,无论如何都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据悉,位于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的水源地,是我州主要的饮用水源地之一。因此,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太子山系和大里加山系交界处,营造饮用水源地“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全州各县(市)饮用水水质安全。而临夏县卧龙沟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保护区,生态环境正在遭到人为肆意破坏。
“陇原环保世纪行”临夏组委会在卧龙沟饮用水源地调研和执法检查时,听取了临夏县委、县政府的专题汇报,其中提到了该处饮用水源地采矿企业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拿出了初步整改建议。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切实保护饮用水源地的安全,亟待县委、县政府下决心,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站在造福子孙后代的高度,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生命线。
原文链接: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14/06/16/0107303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