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众无奈地在网络吐槽,相关部门是否该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认识到执行,这“最后一公里”又该如何打通?
5月11日,深圳遭遇了一场2008年以来的最强暴雨。暴雨导致当地出现约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据媒体报道,深圳全市共有近400余条线路5458辆公交车辆,受场站积水、道路积水无法正常运营,并有约2000辆汽车被淹。不少网友在网上吐槽说,“现在有房有车已经不算啥了,关键是要有艘船。”
“到城市看海”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关于城市内涝的原因,公众已有基本共识:一方面是因为灾害性天气的频次和强度增大,加重了暴雨的危害;另一方面,一些做着“大都市梦”城市管理者过于重视“面子”,忽视了“里子”——城市在无限扩张,相应的排水管网建设却没有跟上,覆盖率低、设施排涝能力偏低,历史欠账多。多种原因综合作用,使得几乎每次遇到大雨都会出现“海景”。
每次出现城市内涝之后,媒体都会通过调查和专家探讨,提出很多应对办法和整治措施。比如,暴雨应急机制应该更加完善;再比如,城市规划要有远见。这些已经成为公众的“常识”,但蹊跷的是,很多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似乎不知道这些“常识”。城市建设问题依旧,于是,每次大雨一来就“涛声依旧”。
面对年复一年的城市内涝危机,地方官员们可能会找出一大堆理由。比如,管网改造投入巨大、周期长、资金有限等。但是,在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兴建各类“地标”工程时,为何没听说哪个城市缺钱?更让人忧心的是,目前绝大多数城市采取的防涝排涝标准,都在下限徘徊,排水管道建设还存在造假现象。
以深圳为例,此次仅仅是遭遇六年来最强暴雨,就让这座最年轻的现代都市不堪一击,实属不应该。按照常理,作为一个雨水天气较多的沿海城市,当地应该有更完备的预警机制才对。况且,仅仅在一个月前,深圳已遭遇过一场持续强降雨,难道他们没发现问题和汲取教训?暴雨预警机制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深圳的应急预警机制似乎没起到作用。
客观而言,城市暴露内涝是各种“城市病”集体发作的结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不过,公众并不要求立竿见影的治理效果,而是担心政府部门的防涝“常识”比百姓还少。如果政府部门没有未雨绸缪的意识,甚至在防治内涝的问题上不作为或者乱作为,每一次暴雨都将伴随着“街道变河道”的老问题。
无奈的是,“在城市看海”几乎已成很多地方在雨季的常态。年复一年的城市内涝,让公众不得不遭遇航班取消、公交停运、城市交通几近瘫痪的现实困境。当公众无奈地在网络吐槽,相关部门是否该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认识到执行,这“最后一公里”又该如何打通?(白靖利)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