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5月12日11时许,记者走进原文化宫北部剧院,空荡的场地上不时可见砂砾,而叫不上名的野草也随处可见。穿过一片坑洼土路来到一座六七十年代建造的砖楼。木制楼梯扶手已欠缺不齐,楼梯高低不平。推开二楼一家木门,一位双腿残疾的中年男子正坐在床上,一边吸烟一边看着电视。这位男子叫张明世,“不知不觉我来兰已23年了时间了。”说起匆匆逝去的岁月张明世唏嘘不已^……
双腿从小残疾
张明世浓眉大眼,一开口脸上就露出笑容。他是皋兰县西岔乡人。自打记事起双腿下肢就软弱无力,从1972年起父亲就背着他四处看病,兰州各大医院看了个遍。可外债借了一屁股,他的病也没看好。医生诊断双腿他下肢血脉坏死,以后,双腿下肢渐渐萎缩,整日只能呆在床上坐在凳子上。听到小伙伴们玩得开心,张明世让母亲把他放到院子门口,用眼睛分享小伙伴的快乐。
转眼到了上学年龄,看到小朋友们背着书包去上学,张明世也央求父母去上学。父母不想让他伤心,于是,每天轮换着背着他去上学。好在学校离家不是太远,每天大人早晨把他送到学校,中午给他带上吃的,晚上再把他接回家。能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这让张明世十分开心,他的脸上每天都会露出灿烂笑容。一年后,学校来了一个叫贺建英的兰州知青。他得知张明世的情况后,主动接送张明世上学,“贺建英整整背了我4年多时间,以后他回到了兰州,至今我们还互相来往!” 张明世眼中流露出感激目光。贺建英抽回兰州后,家里做了一个轴承车,每天由哥哥和妹妹拉着张明世去上学。
91年来兰当裁缝
1991年张明世21岁了,看到同村发小纷纷去兰州打工,他的心也被撩拨起来。可给父母说了几次,父母都不同意。“你就安心在家呆着,有父母吃的也有你一口饭。”父母流泪对他讲。可懂事的张明世不愿再拖累父母,他要和健全人一样自立。之后,他瞒着父母偷偷跟着村上裁缝学习手艺。他白天跟师傅学习,晚上回到家在纸上练习裁剪。他人聪明加上勤奋好学,大约半年后就基本掌握了裁缝的基本技艺。
有一天他让父亲买回一截布料,然后当着家人面给父母量了身材,裁剪好后拿到师傅家。一个多小时后,一套合身衣服穿到父母身上,父母高兴的合不拢嘴。“你是什么时候学的裁缝手艺?”父母惊奇询问。一星期后张明世再次向父母提出去兰州发展想法,这次,父母没有拦挡。出门一定要自己照顾好自己。母亲一遍又一遍絮叨着。父亲把他送到兰州,亲手安排给一个好心老板后才离去。张明世深知机遇来之不易,白天他认真向南方老板学习手艺,晚上他自觉加班加点干活。他的工作态度让老板十分欣赏,而老板也毫无保留的向张明世传授技艺。
整整两年张明世没逛过大街,当看到自己裁剪的衣服得到顾客认可,他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张明世的手艺渐渐熟练,他萌发了自己开店得想法,可他一直不好意思向师傅开口。机灵的师傅看透了他的心思,主动提出让他独立开店。依靠自己积蓄和家人的支持,1993张明世的裁缝店开张了。服务态度和蔼,做工价格相对较低,开店半年后他的生意就火了起来。“最红火时,我的店里雇了四五名帮工呢!”后张明世买了一辆摩托,可开了仅仅半年多就出了一场交通事故。给伤者赔偿了几万元后店铺伤了元气,于是,张明世又开始新的努力。
卖报维持一家4口生活
刚好一家报社招聘销售报纸人员。张明世前去报名,报社让他先销售一个星期试试。结果,没想到张明世卖得特别好。这家报社毫不犹豫录取了他,张明世在磨沟沿租了一间20平米小房,每天早晨从6点一直卖到晚上8点。“有时一天能卖到千份报纸!”后来,老家还来了两个亲戚和他一起卖报纸,没时间也没地方做饭,他们3人每天三顿饭就在街上买着吃。
“2005年以前是销售报纸的黄金期。”后来张明世不仅卖报,也兼做报纸批发。有一年张明世供职的报社、西关点报纸销售一星期只有3千多份,报社让他去攻关,结果一星期后报纸销售上升到8千份。“我也是从发行员做起的,知道底层人心里的想法。”张明世说道。之后,张明世的一个女老乡走进他的生活。这个老乡比他小10几岁,人也长得漂亮。“媳妇原来和我家是邻居,从小一起长大,是我把人家哄到手得。”张明世说话时,他的媳妇一直在笑。“当时结婚时,单位派车把我们俩送到老家,办完酒席晚上我们就回来了,新婚第一天就是在小租住屋度过的。"
这些年张明世先后有了一双儿女,而卖报纸收入明显不如以前了。“如今一月批发报纸收入也就1000多元,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几乎没有剩余钱了。”并且,这两年张明世的妻子身体有病不能外出打工,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辛。这几年我们夫妻和孩子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的。”尽管日子过得比较艰难,但张明世和妻子却非常乐观恩爱。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