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2月3日讯,记者从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获悉,我省加快渔业科技创新,开展甘肃特有鱼类及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驯养、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攻关,取得了各项新突破,保护了渔业种质资源。
我省境内黄河、长江、内陆河等水能资源丰富,拥有鱼类73属106种,两栖类12属24种,水生爬行类2种。其中,秦岭细鳞鲑、大鲵、细痣疣螈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河裸裂尻、齐口裂腹鱼、兰州鲶、黄河鲤、厚唇重唇鱼、裸鲤等26种土著鱼类在国内独具典型性。但随着人口增长、环境变迁、水电站建设等,破坏了水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对此,我省渔业部门加强人工驯养繁殖,以增殖放流水生动物,恢复水产种质资源。
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去年加大了以兰州鲶为主的黄河土著鱼种质资源保护,培育兰州鲶鱼苗3万尾。开展秦岭细鳞鲑人工繁育、早期胚胎观察、个体繁殖力、年龄鉴定等生物学研究,实施全人工颗粒饲料投喂试验,成功孵化鱼苗5万尾,增殖放流3000尾,驯养繁育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从青海引进青海湖裸鲤鱼苗,在刘家峡水库网箱养殖,鱼苗发育成熟后,首次成功开展了人工孵化,这项人工孵化技术突破了青海湖裸鲤原来在半咸水中生长生存,在淡水中产卵的习性,为我省规模养殖裸鲤提供了技术支撑。还开展了重口裂腹鱼等土著鱼类的网箱养殖试验。通过对各类鱼苗的人工成功繁育,全年为全省增殖放流提供鱼苗500万尾,有效恢复省内天然水域鱼类种群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群落结构,维护了生物多样性。(记者王朝霞实习生盛捷)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