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歌舞剧院帮助失聪少女

时间:2014-01-21 20:30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李鹏 点击: 载入中...
  结束五年的无声世界
 
  大西北网讯    五年前,12岁的农村女孩帮助父母下地干活遭遇大雨后落下了病根,从此跌入了无声的世界。在五年时间里家人不断借债为女孩治病,面对高额的债务最终无奈放弃。甘肃歌舞剧院在获悉此事后,经过多方联系治疗和帮助,昨日,庆阳环县八珠乡苟塬村的17岁少女郑圆圆终于结束了5年的无声世界,成功完成了耳蜗再造手术的她,欢喜地告诉身边的家人,“我能听见了,声音很大。”
 
  大雨让12岁少女跌入无声世界
 
  昨日,记者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见到了等待安装调试耳蜗的郑圆圆母女二人。17岁的少女郑圆圆穿着棉袄,抱着耳蜗设备,娇羞的坐在母亲身边,脸上满是期待与兴奋。看到人来人往的医院,着急的她总是不停的挥动着手和母亲打手语。
 
 

 
  提起自己的遭遇,母亲陈永萍一下子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回忆当中。“孩子一直是个健康的孩子,耳聋并不是先天性的”陈永萍艰难的打开了话匣子。她们家住甘肃庆阳环县八珠乡茍塬村,位于陇东山区,那里山大沟深,常年缺水,自然条件非常恶劣。5年前的一天,放学回家的圆圆,看到在地里干活的父母,很是心疼,下地帮助父母一起干起了农活,突然天气突变,下起了大雨,一家三口淋了雨草草结束农活,跑回家中。谁也没想正是这一场大雨,将这个家拖进了万丈深渊。第二天一觉醒来,原本活泼开朗的女儿突然告诉他们,自己听不见了。起初也没有当回事,谁知道过了几天仍然不见好。父母便带着圆圆去县医院,县医院说看不了,着急的父母又去了庆阳市医院,大夫推测是突发性耳聋,建议他们去西安。此后,圆圆一家踏上了到处借钱,举债为圆圆四处求医的道路。从县上,到庆阳,到西安,再到兰州。借了8万多元,孩子的病不见起色,最终大夫建议给孩子安装“人工耳蜗”,可是22万元的数字将他们彻底压垮了,望着原本活泼开朗的女儿每天以泪洗面,父母俩无比内疚与自责,但依旧无奈选择放弃。
 
  燃起少女重生之火
 
  2012年10月甘肃省歌舞剧院双联工作来到了苟塬村,郑圆圆家成了甘肃省歌舞剧院姚德琴的帮扶户,孩子天真的泪眼与笔画的双手,打动了姚德琴和甘肃省歌舞剧院的每一人,他们决定帮帮这个孩子,帮帮这个家。经过了解到,孩子想要再拥有听力,必须通过“耳窝”再造手术来解决,但是,做这样的手术整个费用下来需二十多万元。对于这样的贫困家庭来说,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于是甘肃省歌舞剧院首先为孩子积极联系办理了新农合医保(可报销85%的费用),这样一来,自付费用仅有五、六万元。随后,院里又联系好了手术治疗医院(兰大二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努力下,终于为郑圆圆办理了新农合医保,并顺利住进医院。2013年12月23日成功进行了“耳窝”再造手术。手术当天,甘肃省歌舞剧院的姚德琴、王华、吴强等人在手术之前就来到医院一直陪同至手术结束。当郑圆圆从手术室推入病房的时候,看到麻醉期未过还在睡眠当中的孩子,还时不时的打几声呼噜时,大家总算是稍稍松了口气。日前,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和副书记张芳来医院看望了圆圆,还送上了一千元慰问金。
 
  昨日,圆圆再次在甘肃省歌舞剧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植入外部耳蜗仪器并调试。当望着圆圆走进去,大夫打开仪器,开始调试时,所有人屏息凝视,“我可以听见了,有声音。”5年没有听见声音,没有开口说话的圆圆,一句不太清晰地话语,让现场每一人激动不已。郑圆圆的母亲此时眼里已经含满了感谢和激动的泪水,一直不停地说:“谢谢,谢谢!我们遇到好人了,你们是恩人,谢谢你们!”。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