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大熊猫保护区野生熊猫数量稳中有增

时间:2013-11-28 08:59来源:中新网 作者:闫雅琪 魏建军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11月28日讯 据中新网报道,26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科副科长乔明接受记者专访时称,甘肃省第四次大熊猫外野调查工作已经结束,此次调查首次大范围采集大熊猫DNA信息,证实甘肃境内大熊猫数量稳中有增。
  
  大熊猫是中国国宝,人们往往认为其家乡是四川,而甘肃文县境内,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一重要熊猫保护基地。甘肃大熊猫栖息地主要部分属于岷山山系,岷山绵延至川、甘两省边境,这条山脉中大熊猫的数量占全国大熊猫总数的一半。
  
  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被称为“熊猫卫士”,他们每天巡山,经过专业的技术采集到的大熊猫新鲜粪便,根据大熊猫的DNA数据,为大熊猫的种群、数量、性别、身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白水江管理局白马河保护站站长马涛是“熊猫卫士”中的一员,他说,白水江保护区最近一次检测野生大熊猫是今年初秋,一只雌性野生大熊猫带着一只小熊猫觅食。平日里要“一睹芳容”绝非易事,身材圆润的大熊猫是林中穿梭的好手,还不等靠近就不见踪影。
  
  “甘肃大熊猫吻短、脸圆,黑白分明,是熊猫中的极品。”马涛说,甘肃野生大熊猫常去四川“相亲”,通过联姻混血达到基因交流的目的。
  
  时值初冬,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人迹罕至。这里森林覆盖率为82.7%,辖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水源安全丰富,大熊猫最爱的美食“箭竹”随处可见。
  
  乔明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保护区以来,当地共出现过四次“箭竹开花”现象,熊猫一度面临“饥荒”的危险,加之2008年汶川地震时白水江保护区受灾严重,大熊猫也受到波及。
  
  乔明称,第四次甘肃境内大熊猫调查始于2012年5月,主要调查生活在甘肃地区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状况,以及2008年汶川大地震受损区域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动态变化及其特点等。
  
  乔明说,除首次在大范围内采用DNA技术识别大熊猫野外种群个体,调查还引入了PDA技术、遥感辅助调查等先进的调查手段,采用目前野生动物栖息地评估领域最成熟的模型进行栖息地评估。
  
  据了解,在第三次全国大熊猫普查中,白水江保护区内有102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乔明说,近年来,白水江管理局推动生态工程建设,林生态多样性得到很好修复,现预计保护区内有野生大熊猫数量稳中有增。(完)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