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地方债务问题已成为眼下整个宏观金融领域的热点。财政部此前宣布将推进建立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信用评级制度,是为一大进步。但为了避免出现“中国底特律”,对地方债问题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地方独立信用基础,或许才是真正“解铃”之道。
审计署公布的最近一次对地方债务的全面普查结果是,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最近两三年来,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包括传统的地方融资平台和各种影子银行,大举融资,使得地方债务规模不断扩张。
在9月16日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认为,以“融资平台为主体、以土地储备作为抵押支持、以银行信贷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融资模式已被实践证明难以为继。部分地区土地出让收入增幅下降,高速公路和取消收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的偿债压力较大。随着大规模债务集中到期,个别地方政府财政和债务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
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当务之急之一是建立评估机制。7月财政部宣布,未来在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过程中,将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建立信用评级制度。9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与中债资信评估公司签署了中国地方政府评级合作框架协议。
中债资信与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宣布,社科院将定期开展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地方政府评级相关基础评价指标评估工作,中债资信在参考社科院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出具地方政府主体及相关债项评级结果。
中债资信董事长冯光华认为,由于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依托于地方政府自身信用,其信用风险凸显出一定的特殊性、关联性、复杂性。因此,开展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市场化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的基础条件。
但是,建立评级制度恐怕还只是第一步。专家建议,未来还应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地方的独立信用基础,试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地铁、高速公路、供水系统,这些东西好不好?好。但是投资大,期限长,回报慢。这样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力所能及的融资平台,以短搏长。这使得其融资成本极高,滚动下来,任何地方债务都陷于无解。”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认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刘煜辉也表示,当前许多地方政府把大量年利息达8%以上的一到三年的短期资金,投入到回报期大都在10年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资金使用“长短错配”的现象。
张平表示,“首先要解决地方的整体财政安全,评估地方的财政风险,从而使之有独立的承债能力,建立地方的独立信用基础。这样地方也可以发较长的地方债,以替代目前短期限高利率的债。”
建立评级制度也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基础。刘煜辉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地方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进行债务约束的预算改革。在上述改革启动之前,通过可靠和透明的评级系统,并逐步由此形成能支撑债务定价的利率的期限结构和信用结构,最终形成对微观主体约束的市场机制。
“中国的地方政府总有一天会发债的,而发债就需要对其进行评级。”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会上表示,地方政府若要获得发债权利,并且权利要受到社会力量的约束,必须建立相应的体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