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9月13日电 70岁的王天昌端坐在沙丘之上,手持二胡唱起了自创的治沙歌。琴声吱吱嘎嘎地有些涩,父子俩13年来治理7000多亩荒沙的苦痛与欢乐仿佛一起飘了出来,散落在这片寂静的沙漠之中。
治沙父子兵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王天昌、王银吉父子牵着骆驼、带着治沙的麦草去治理沙漠(9月7日摄)。
王天昌的家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这里紧靠腾格里沙漠西南边缘。王天昌小时候就在这沙窝里放过羊,1999年的一天,老汉又赶着羊进了沙窝,他发现沙窝里越来越旱,草越来越少,心里一个想治沙的念头突然就生了出来。
“手拿沙漠枪,老伴紧跟上,儿背苗木在前面,背成个汗蛋蛋。”“沙漠枪”是王天昌老伴发明的专门在沙漠里种树的工具,这首歌唱的是父子俩起初治沙的情景,现在他们用骆驼驮草、驮水、驮树苗。一处盖着树枝、麦草的沙漠大坑被称为“地窝铺”——王天昌和老伴在那里住了8年,如今当地政府帮助他们在沙漠边修建了3间平房,有一座高高的瞭望塔,房前还有一畦菜园。
“当时,我就和儿子商量,怎样把这片沙治一治。”王天昌边干活边说。
第一年在沙漠里种了200多亩树苗,第二年春季全部被风沙侵袭连根拔起,死光了。“我们决定接着干。人活一辈子要干一件事,不管成功或者失败,一定要干到底。”儿子王银吉回忆起来还有些激动。
在父子俩的努力下,这片荒漠渐渐现出绿色,但是黄沙依然狂野。父子俩决定卖掉家里的牲口:60只羊,7峰骆驼,3头奶牛,加上后来爱心人士的捐款,到现在,这普通的农家为治沙投入了60万元。
“治沙是场持久战,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就好比革命老红军打仗,要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才能胜利。”王银吉说。
对王银吉来说,治绿这片沙还是为了完成儿子的遗愿。
2005年春天,王银吉一家正在抢抓时机植树造林。儿子刚开学不久,学校老师找到他,说孩子有点不太对劲,王银吉发现儿子反应有些迟钝,说话语无伦次。当地医院检查后怀疑脑中长有肿瘤。
“当时林业部门给我调来了1万多株树苗,一边是没钱救孩子,一边又怕苗子栽不完会晒死,我左右为难。”王银吉说。
种完1万多株树苗已是4月28日,第二天王银吉就借钱带着儿子踏上了求医路。在西安,儿子被一家医院确诊为脑瘤晚期。
“医生说手术风险很大,即便成功也只能撑三个月,问我是手术还是静养。”王银吉说,“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冷静过后,我想,如果做手术,要欠下几万元的账,最后儿子不在了,治沙也得放弃。我决定,带着儿子回家。”
当年的端午节,儿子走了。王银吉将骨灰撒在了这片沙漠,种上了一颗胡杨。“这片沙里有我的一个孙子。”王天昌眼里闪着泪花说。
当年的端午节,儿子走了。王银吉将骨灰撒在了这片沙漠,种上了一颗胡杨。“这片沙里有我的一个孙子。”王天昌眼里闪着泪花说。
“儿子临走前说,‘爹,你一定要把这片沙治绿!’我每栽活一棵树,心目中就觉得儿子还活着。”王银吉说着埋下了头。
初秋的沙漠里,花棒、红柳都盛开着红色的小花,一大丛,一大丛地开起来,就像黄沙里的火。
“活着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在沙漠上种一棵树。”王天昌说。
“如果有一天我也倒下了,就将这片林子交给国家,我们治沙不图回报。”王银吉边说边挥起了“沙漠枪”。
夕阳西下,父子俩牵起骆驼往家的方向走去,又唱起了熟悉的治沙歌:“治住了沙魔头,不让黄沙走,决不让黄沙上墙头,后代们有盼头!”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