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回应放开“单独二胎”:将逐步完善生育政策(图)

时间:2013-08-10 07:30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秩名 点击: 载入中...

 

生育政策涉及千家万户,稍有政策信号便会引发极大关注。(资料图片)图/CFP

 

  大西北网8月10日讯 据京华时报报道:针对放开“单独二胎”的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昨天表示,卫计委对完善生育政策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将依据实际逐步完善生育政策”。


  邓海华昨天上午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等发展。这里提的“逐步完善政策”就包括完善生育政策。按照中央的要求,原来的国家人口计生委和组建以后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完善生育政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完善生育政策的相关工作。


  邓海华提到,8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已经就媒体报道的我国可能放开二胎的问题作了具体回应,表明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态度。8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实施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生育政策,适时出台调整的方案。党和国家对于完善生育政策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此都有相应的明确要求。


  市民心声


  盼解决“失独”问题


  “单独二胎”的传闻成为舆论焦点后,网友们纷纷对此表达出不同心声。


  有网友支持该政策,认为可以解决“失独”问题。另有网友称两个孩子成本过高,会为原本沉重的生活再添负担,还无法给予子女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


  兄弟姐妹


  对孩子人格心理有益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关于放开“单独二胎”的讨论,让刘晓阳有些兴奋。刘晓阳今年32岁,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2008年结婚,儿子4岁。


  “如果政策放开,我一定再生一个。”刘晓阳是独生女,但因为丈夫不是,按照计划生育政策,他们只能生一个孩子。


  刘晓阳说:“一个孩子太孤单了,所以特别希望儿子能有个兄弟姐妹,这样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心理健康都有好处。另外,独生子女受到的关注太多,父母和孩子的压力都很大。”


  关键词


  失独家庭


  父母晚年被更好照顾


  在北京某国企工作的李丽雅也是独生女,“期盼政策松动。因为老家在外地,父母年岁大了,自己却不能陪在身边,要是我有个兄弟姐妹,就能多个人照应。我儿子今年5岁,如果我能再生一个,将来我们老了,他们照顾我们也没太大压力。”


  前段时间看到韩国飞机失事,李丽雅开始关注“失独”问题。“我根本无法想象,如果我的孩子到了十八九岁突然出事我会怎样。”


  关键词


  生活压力


  担心无法给予好环境


  与李丽雅不同,38岁的马燕没有再生一个的打算:“家里房子不大,目前来看也换不了大房子;自己和丈夫上班都很忙,孩子基本由老人照看,老人也无力再照顾一个。养个孩子成本太高,我很担心没有办法给他良好的成长环境。”马燕说。


  □专家解读


  “人口会不会反弹”等三问题引关注


  在计划生育国策执行30多年后,国家卫生计生委一周内连续两次释放出“完善生育政策”的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完善我国生育政策的方向主要聚焦在从目前的“双独二胎”转向“单独二胎”这一点上。


  如果政策调整,中国的人口会不会反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能不能解决?“未富先老”的挑战能不能应对?相关专家对“单独二胎”政策作出种种假想。


  关键词


  人口总量


  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2004年,包括顾宝昌在内的18位学者向有关部门共同提交了《关于调整我国生育政策的建议》,呼吁尽快将生育政策调整提上议事日程,因为持续的低生育水平会对国家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顾宝昌认为,实行“单独二胎”政策意在让中国的人口结构朝着正常、健康的方向调整,新增人口“可以预见,也能承受”。


  “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由于生活、教育成本的提高,低生育思维定式已在处于生育期的新生代家庭中悄然形成,实行“单独二胎”短期内也许会有人口增加,但从长远看不会对人口总量造成较大影响。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仍需靠技术生产力


  “劳动力人口的下降,标志着人口转型的拐点,意味着我国的人口红利将进入逐渐收缩的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翼表示,“实行‘单独二胎’政策也是调整人口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末,中国15至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


  有专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归功于人口红利。


  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放宽“二胎”后,新生儿无法迅速转化为劳动人口,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应对人口红利减少,还要靠技术进步和解放生产力。


  关键词


  年龄危机


  或改变老龄化问题


  近年来,“老有所养”引发关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3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达到2.02亿,平均每100人中,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5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认为,要实施普遍的“二胎”政策,目前条件还不成熟,风险较大。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可以尝试“单独二胎”政策,这是基于目前生育水平面临反弹压力的谨慎考虑。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刘爽说,完善生育政策要更好地均衡个体、家庭与社会在生育问题上的权利义务及利益,更好地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背景链接


  ◎1980年9月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我国生育政策着重转向人口控制。


  ◎1982年9月


  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1982年11月


  计划生育写入新修改的宪法,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1984年


  我国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各地普遍允许农村独女户生育二胎。


  ◎1985年


  山西翼城成为国家特批的第一个二胎试点地区。


  ◎1987年


  11个县市和地区实行二胎政策试点。


  ◎2001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


  ◎2006年开始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进入新阶段,即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提高人口素质、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以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13年8月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布,正在组织调研我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的关系,研究提出完善生育政策的思路和方案。


  京华时报记者张然 实习记者樊瑞 综合新华社


  原标题:完善生育政策已做大量调研论证


  原文链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8/10/28467117_0.shtml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国家卫计委:今冬流感病毒未变异 药品供应仍充足
  • 卫计委:人均住院药费五年来首次负增长
  • 国家卫计委:社会办医院数量6年翻番
  • 国家卫计委:社会办医院数量6年翻番“放管服”改革推出多项
  • 医生的“处方之笔”怎样管好?——国家卫计委发文加强药事管
  • 国家卫计委:我国人口流动长期化、家庭化趋势增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