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报讯 自2009年12月开始至今,省妇联投入资金330万元、在14市州建设了430个省级“留守妇女阳光家园”。昨日,记者从省妇联获悉,目前我省“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已经发挥作用,达到了对留守妇女能力上扶技、创业上扶资、生活上扶贫、权益上扶助、精神上扶志的目的。
在劳务经济的大背景下,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妇女群体—留守妇女群体,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她们以质朴的情操、勤劳的付出、感恩的心、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农村留守妇女,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家庭生活的顶梁柱、文明乡风的塑造者、村务管理的参与者。
据介绍,省妇联为每所阳光家园配备电脑、音响、腰鼓、绸扇等文体器材,同时,建立健全了互助、服务、培训、文体活动和管理运行等工作制度,组建了生产互助、巾帼矛调、文体娱乐、子女教育、情感交流、姐妹创收等队伍。
平凉市留守妇女王某,承包了几亩地,因缺乏种植技术,经济收入微薄。后来在村干部的建议下,王某多次参加了在“留守妇女阳光家园”中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通过系统的培训和专家的现场指导,王某理论结合实际,从发展小种植到发展大种植,从自身学习发展到为他人传授经验,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事业发展越来越红火,在贫瘠的土地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庆阳市留守妇女张某,性格内向,因丈夫常年外出打工,独守空房的寂寞孤单摧残着张某的精神与情绪,后因一件小事,邻居对张某进行了辱骂与殴打,严重影响了张某的身心健康。为了维护张某的合法权益,“巾帼矛盾纠纷调解队”知道此事后,耐心细致的对张某进行了心理疏导,对张某邻居进行了批评教育,积极与张某丈夫联系,让他对留守妻子多一些理解、问候和关爱,并热情邀请张某参加到“留守妇女阳光家园”举办的各类活动中,进一步增强留守妇女的幸福感和快乐感。
定西市管某,33岁,在孩子12岁时,丈夫因打工,突发脑出血去世,管某的经济生活陷入贫困状态。丈夫不在了,为了维持基本生活,大量的农活和赡养老人的重任压的管某身心疲惫,农活无法完成?这时,“留守妇女家园”的生产互助组发挥了积极作用,她们用实际行动解除管某生活中的难题。
“留守妇女阳光家园”成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有力抓手。“巾帼矛盾纠纷调解队”、“矛盾调处小分队”和“家庭和谐小分队”,是每天活跃在乡村田间地头、农家炕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不厌其烦、热心的调解着各类婚姻家庭纠纷,维护着留守妇女家庭的和谐稳定。(更多详情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dxbei.com)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