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 兰州孩子生活面面观

时间:2013-07-14 21:52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许丽 徐晓君 点击: 载入中...
  七月已经来临,孩子们都放假了。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孩子该如何安顿,这个问题常令许多家长纠结得要“中暑”。日前,记者按照孩子的学龄,采访了不同的家长,发现对于“暑假怎样过”这个问题,家长们都表露出了烦恼、心酸、担忧等各种纠结。
 
 
  为了让找地方安置孩子,有家长一口气给孩子连报4个兴趣班;为了找人照顾孩子,有家长不得不辛苦自己年老的父母,有的则干脆“托”给了社区;为了让孩子过得充实,有家长花钱送孩子外出旅游长见识;而外来务工的人们则更愿意抓紧时间将孩子从老家接到自己身边,和孩子们团圆……有人感叹说,这两个月的家长们算是“出演”了假期百态,不仅在经济上要下血本,身心上也感觉要比平时还累!
 
 
  社区活动丰富  学生假期精彩

 记者  许丽
 
 
  既能练英语口语,隔三差五还能学学剪纸。虽然放了暑假,但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的孩子们却没有被“放羊”。在近几年成功开设暑假快乐课堂的基础上,今年畅家巷社区再度让暑期在家没人管的孩子们走进了“快乐课堂”。
 
 
  在畅家巷社区里记者看到,2013年第五期暑期小课堂课程安排表被张贴在社区显眼的位置。上面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看书、画画外,社区还特别设置了“法语小课堂”、“音乐畅响”、“手工DIY”及“心理学小游戏”等。
 
 
  “假期就是想让孩子出来锻炼一下,参加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成长很有意义。”辖区居民小静的爷爷对记者说,社区举办的暑期活动很丰富,虽然还没有正式开班,但消息一发出,孩子就按捺不住了,天天喊着要到社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这不,我就提前带孩子来社区,先让她熟悉熟悉环境,她一到社区便被为他们准备的各类图书所吸引,一个人坐在图书角上看了起来。真希望暑期班能快点开班,能有更多的孩子们到社区来参加活动,让孩子们能从社区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除了畅家巷社区外,皋兰路街道的郑家台社区也筹备着举办暑期快乐班。走进社区图书馆,近千册图书分门别类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几个孩子们抱着心爱的书本,正聚精会神地阅读着。
 
 
  “每天下午,孩子们就会带上他们的‘装备’,左手提着凉茶,右手拿着笔记本,准时来到社区图书馆。”据图书管理员杨老师告诉记者,精彩的少儿读物吸引来了一大群社区孩子,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

 
 

 
 
  在门口,记者采访了几位送小孩来图书馆的家长。辖区居民张文婷女士说,社区图书室不仅能让小孩博览群书,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而且安全舒适,家长们都比较放心。“以前小孩一到暑假就上网、玩游戏机,现在,小孩每天都会到社区的图书馆来,拓展了知识面,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不少家长纷纷表示。正在看书的吴同学告诉记者,她每年暑假都会来这里,这里有很多她想看的书,还可以结交到新朋友。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的各街道社区大部分都建立了社区图书馆,也有很多社区会在暑假的时候组织安排辖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年轻的社工和学生也有共同的语言,他们为学生量身设计的活动,生动活泼有趣。”畅家巷社区副书记孙敏敏表示,社区还会广泛吸引更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一起策划暑期社区活动,为青少年学生开展一些团体协作、互动交流的活动。
 
 
 
  培训班最热闹 孩子们最苦恼

 
记者  许丽
 
 
  漫长的暑假,本该是孩子们休养生息、快快乐乐的假期,但是各类培训班却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家长为孩子们在漫长的暑期选择合适的培训班,参加一些适合孩子们自己的课程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些培训班在这个时候是利用各方“神经”谋取个人利益的。
 
 
  记者发现,暑期班的广告都抓住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吸引家长。如“著名高校教师”、“特色课程”、“专业教育”等等,最后无一例外地承诺“使您的孩子成绩得到切实提高”。
 
 
  暑期培训班为何一年比一年火爆?孩子们是主动报名还是被动接受?在趋之若鹜的背后,家长们是否应该冷静地想一想:“我们真的希望孩子们在培训班里‘熬’一个难得的悠长假期吗?”
 
 
  记者了解到,这些培训班多以中小学生为辅导对象。一般情况下,中学生暑期选择的培训课程相对比较务实,多为课程补习、拔高,其中以外语补习较多。而一些小学生的家长则比较热衷于为孩子报艺术特长班。
 
 
  今年上五年级每天上午,除了完成暑假作业,小茜还要“对付”妈妈布置的课外作业——练字、30分钟阅读、弹钢琴。到了下午,她就奔波在兴趣班之间,学英语、学跳舞、学画画、学钢琴。
 
 
  “我一直都想参加夏令营,但总被父母拒绝,到现在还觉着委屈。为了不宅在家里只好选择了培训班。暑假在家里真的挺没意思,所以想学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小茜说。
 
 
  可是,被培训班“充实”着的暑假并不轻松:“培训班下课时间都比较晚,一般要到6点半,回到家都累趴下了。”上学就有意思多了,不仅放学时间早,而且能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耍。
 
 
  小茜告诉记者,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她就学过钢琴,但后来学习任务重,就放弃了。暑假开始,小茜主动跟妈妈说想要重新学习钢琴。妈妈见女儿坚决,便答应了,“其实我并不希望孩子的暑假都在培训和学习中度过,这样太辛苦。可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我当然也想在尊重孩子的兴趣下,尽可能让她多学点东西。”妈妈也心疼孩子。
 
 
  在外人眼中,懂事的小茜像个小大人:“辛苦是最快乐的事,小时候辛苦一点,长大就会幸福。”谈起自己在培训班中一点一滴的进步,她特别开心。7月底,她将和舞蹈班里的小朋友一块儿去北京演出,最近一直在刻苦练习芭蕾舞。“用脚尖立起来跳的时候,脚趾头可疼了。”她一边说一边揉着自己的脚,“但是一想到演出时可以穿美丽的天鹅裙,就不觉得痛了。”
 
 
 
  帮爸妈做烧饼  暑假很快乐
 
记者 徐晓君

 
  7月9日下午,兰州的雨刚停歇,安宁桃海市场里就开始人头攒动。在忙碌的人群里我们发现有一群“小候鸟”和爸爸妈妈一起劳动着。
 
 
  走进一家不足10平米卖大饼的屋子里,有一个小身影在案板面前忙碌,她是来自临夏的小姑娘马玉兰。她红扑扑的脸蛋,穿得很旧但是洗的很干净的衣服,由于记者的到访她显得很害羞。玉兰的妈妈告诉记者:“因为爸爸回家割麦子,她就暑假过来帮几天的忙。”与此同时12岁的玉兰在一旁忙得不停歇,一会儿帮妈妈揉面,一会儿弄饼子。在妈妈给炉子里放饼子的时候有一位阿姨买发面的酵子,玉兰很熟练的包装,收钱,找钱。记者问她怎么就对做饼子这么熟练,她说:“因为爸妈卖饼子六七年了,我常帮忙,自己也就会做了。”问起她往年的假期生活时很腼腆的她却说了许多:“我最喜欢暑假,虽然在这儿我没有小伙伴一起玩,但是可以见到很多没见过的东西,最主要的是可以见到爸爸妈妈,还可以帮他们忙。”在她的脑海里,没有夏令营,没有兴趣班,就只有在这个小而且暗的屋子里幸福的劳动。
 
 
  渐渐地她没那么拘谨了,她开始给我们讲述这几天她在兰州的见闻:“我每年暑假都来兰州几天,这几天兰州下雨我没有跟着哥哥去送饼子,不然可以看到好多有意思的地方。”当记者问及这个城市的旅游景点和游乐园时,她一脸茫然的说:“我不知道也没去过,我电视上看过游乐园,有很多小孩子玩的地方是不是?”“我一天帮妈妈揉面,烙饼子,这儿也有很多人过来过去的,很热闹,比我们那儿人多!”
 
 
  在记者的采访中,玉兰的爸爸挑着水回来了,他告诉记者:“麦子收完了我就赶紧回来了,本打算今天有顺车把孩子送回去的,但是下雨就给耽搁下来了。”此时记者注意到小玉兰的脸上一脸的失望与难过,妈妈说:“这也是不得已,家里还有两个妹妹要她照顾,不能不回去。”很快她又很懂事的说:“其实我很开心了,可以来兰州这么几天。”但是她毕竟是孩子,脸上还是愁容未去。当问及她最羡慕的事时,她说:“我最羡慕哥哥,他可以在兰州念书,可以天天和爸妈在一起。”妈妈介绍说:“玉兰的哥哥是一名中学生,他在兰州念书五年了,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可惜他初三念完不想去了,现在闲呆着呢。”就在这时,玉兰的哥哥骑着摩托车来了,他说要带妹妹去西站玩,那一刻,小玉兰脸上的难过马上消失了,她立马坐上哥哥的摩托车飞走了。
 
 
  
 
 
  菜市场里  “小鬼”当家
 
 记者   童微
 
  和许多城中村一样,天庆花园对面菜市场狭窄的巷道,被匆匆过往的人群和车辆填满,一个用于装修的沙堆被倾倒在巷道边,使这里的路面更加拥挤不堪,几个八九岁的孩子正在沙堆上玩得尽兴,全然不顾此时天空中飘着的细雨……
 
 
  “孩子放假后就在店里来帮忙串菜,我们也没有强制让他干这些活,只是根据他自己的意愿,想干的时候帮我们干点。他也就三两天的热情,时间长了也就没了新鲜劲,不愿意干了。恰好这里还住着几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小伙伴,大家一块儿出去玩耍也挺开心的。”文彩霞在雁滩天庆花园对面的市场内开了一家烧烤店,不到十平米的房间内摆着几张桌椅,一个冰柜。离门口最近的那张桌子上,摆放着一本翻开的暑假作业。文彩霞告诉记者,十年前,她和丈夫从四川老家来到兰州开始做餐饮生意,为了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受教育环境,三年前,他们把即将要上小学的儿子也接了过来。
 
 
  “谁都知道,做餐饮这一行太累,但生意相对还可以,我们也没有别的本事,只能挣些辛苦钱,为了让孩子们生活的更好,我们苦点累点都 无所谓。可就是没有办法给孩子辅导功课,就算有时间我们也不会啊!不过孩子还算争气,学习还行,平时也不用我们太操心。这不,刚放暑假,他就来店里帮我们串菜了,还把作业带到店里来写,这会碰上几个同伴刚出去玩一会。”文彩霞指着不远处沙堆上玩耍的孩子说,他们现在正是贪玩的年纪,总是闷在房间里写作业、看电视也不好,我觉得适当的结伴玩耍对孩子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我们找了一圈也没啥玩的,后来就到这里玩沙子了。”文彩霞的儿子翔翔一边用手中的小铲子挖着沙子一边说:“我最想和班上的同学到公园里玩,游泳、捉迷藏、打水仗都行,只要大家在一块儿就很开心,我希望在假期里也能参与一些集体活动。”
 
 
  像文彩霞的情况,在兰州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里并不少见。早上7点半,天下着雨,16岁的玲玲已经开始卖菜了。别看她年龄不大,忙乎起来却井井有条。她清脆的吆喝声特别吸引人注意,初三毕业的她想利用假期帮在城里打工的父母卖菜。
 
 
  玲玲老家在定西,一家五口人,父母亲常年在兰州以卖菜为生,弟弟还在定西老家上小学,平时家里只有弟弟、奶奶和自己三个人。今年她初三刚毕业,被兰州一所卫校录取,但每学期几千块的学费却是眼下一个不小的问题。于是,刚放暑假,她便从老家来到兰州帮父母卖菜, 一方面可以帮助父母卖菜挣钱攒学费,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自己自食其力的能力。
 
 
  玲玲的母亲说,“我现在发现孩子长大懂事了!知道帮父母分担生活的重担了,我感到特别高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每天能多赚些 钱,尽快攒够玲玲上卫校的学费,让孩子学一门技术。
 
 
  谈及孩子的暑假,玲玲的母亲说,玲玲在老家除了上学,其他的时间也就是看电视、复习功课,要不然就是出去和同学玩耍,再没有什么 其他的娱乐活动,像城里的孩子暑假期间参加夏令营、旅游这样的活动他们全家从来没有考虑过。
 
 

  暑期游高峰  孩子热衷夏令营
 
 记者  张萍
 
  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很多家长在等待成绩单的同时,已经开始筹划如何为孩子准备一个丰富且充满趣味的假期了。而就在一部分家长忙着报补习班的同时,一些开明的家长却盯上了暑期旅游。
 
 
  “孩子放假了,这么长的假期让他老是闷在家里也不好,本来想带着她去一趟香港,出去长长见识,但无奈我和老公都忙于工作,没时间出出去。最近听朋友说今年兰州很多旅行社推出的夏令营活动很丰富,就准备让孩子去参加夏令营了。”在兰州经营着一家传媒公司的司女士有一个活波可爱的女儿,今年10岁,刚上小学四年级,为了能让孩子的暑期更加丰富,司女士还想过带孩子去国外游学,但因为忙于工作实在抽不出身。不过,她昨天致电旅行社咨询过暑期夏令营的情况后,觉得让孩子参加夏令营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我问了几家旅行社,他们都建议孩子参加夏令营,甘肃省中国旅行社夏令营的报价是青岛9日游2480元,国内其他线路全部2380元,夏令营期间每天都会给孩子们安排不同的活动项目,还会专门带孩子去参观当地高等学院学府,孩子不仅能长见识,和同龄小伙伴们一起出游也能相互间增进友情,玩得更开心。再者,孩子自己出去也能锻炼锻炼,从外面的世界学到东西。”昨天下午,司女士已经给女儿报了中国旅行社最近一期的夏令营团,因为中旅14号发的团已经满员,司女士只好让女儿参加16号发青岛的夏令营团。
 
 
  和司女士一样,在政府机关上班的胡先生也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暑期旅行。胡先生表示,孩子放假后他并不像有些家长那样让孩子报很多暑期辅导班,相反,他认为有些知识和见识需要孩子亲身体会才能印象深刻,所以每次孩子放假的时候他都会选一些有意义的地方和孩子一起去旅游,让孩子开阔眼界。“之前的假期我们去过杭州、西安,还去过日本,到那里之后我就有意识地让孩子替我们安排游览计划,锻炼他的自立能力;到一个新地方旅游,孩子还能通过亲身体验当地的文化风俗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视野会变得更开阔。”
 
 
  暑期旅游市场巨大,随着暑期游的升温,很多旅行社也推出了特色旅行线路及各种暑期游套餐来吸引家长和孩子前来报名。据甘肃省中国旅行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夏季针对学生们的夏令营非常火爆,同时,旅行社还推出了亲子游、港澳游、国外游学等多种套餐来应对暑期旅游高峰。不过由于上班族的特殊工作需要及夏令营的很多优势,兰州不少家长在权衡之后还是会选择让孩子参加夏令营。“中旅推出的夏令营包括大型拓展晚会、青岛海鲜烧烤、北戴河一日游等项目,价格也比较实惠,很多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参加。中旅自6月20日发第一个30人的团开始,现在已经是第10批了,今年的夏令营实在太火爆。”
 
 
 
 
 
  孩子假期忙  买书为“充电”
 
  记者  施梓庆
 
  放暑假了,孩子们除了参加各种培训班、外出旅游、夏令营之外,许多孩子们选择去书店看书、买书 ,书店也开始“火热”起来。

 
 
 

 
  在西北书城记者看到,在早上9时营业前就已经有学生在门口等待。书店开门后,孩子们便急匆匆的 涌入书城,津津有味地挑选着各类漫画书、杂志刊物,甚是惬意。记者注意到,书店还特意设立了假期的 展销台,包括历史、地理、神话、益智类、科幻类、古典名著类等,包罗万象,知识容量大,青少年比较 喜爱。随后,记者在雁滩路的一家超市看到,书区人头攒动、场面火爆,有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买书 ,也有邀约上伙伴前来选购的。有些小朋友不打算买书,但一来书店就钻进儿童读书区,深深陶醉在图文 并茂的书籍中。
 
 
  “为了方便广大学生选购到自己需要的书籍,书店在暑假来临之前就购进了大量的新书,以满足不同 年龄段学生对书籍的需求。”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假期来临后书店人气旺盛,该书店也适时推出了一系 列优惠活动,除了会员积分优惠、超值换购外,好多种图书都有优惠活动。
 
 
  “假期到了,带孩子选购他们喜欢的书籍,既能让孩子享受一个快乐的假期,又能让孩子学到丰富的 课外知识,假期为孩子买书充电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事儿。”带孩子前来选购书籍的王女士说。
 
 
 
  送孩子回老家体验生活
 
 记者 吴永隆
 
  “终于可以回老家喽!摘草莓,荡秋千,还有好多小伙伴陪我玩。”和往年一样,刚到暑假,家住定西临洮的王兰英就来到兰州安宁区的的闺女家,她刚踏进大门,9岁小外孙浩浩就扑到她的怀里,兴奋得手足舞蹈。
 
 
  王兰英被小外孙的突然举动乐坏了,一把把孙子揽在怀里打趣说:“晒成黑娃娃,滚成泥蛋蛋,你就不怕开学老师同学都说你是非洲娃娃……”
 
 
  “我就要做个黑娃娃,好多同学还没这个福气呢。”小浩浩说完咧嘴大小。
 
 
  祖孙俩的对话彻底逗乐了浩浩的父母,其实,面对小浩浩的假期生活,送回农村体验生活是目前最好的方式。浩浩的父亲孙先生说,自从儿子出生后不久,儿子就被送回了老家,由姥姥姥爷帮忙带,到上幼儿园的时候才接到兰州。
 
 
  “打小孩子跟姥姥姥爷有感情,关系很是熟络,去农村还能体验生活,一举两得。”孙先生说,自己和妻子都在单位上班,除了双休日,基本都是早出晚归,把儿子单独留在家里,着实不放心,在外面报个辅导班,有感觉剥夺了儿子的暑假,“本来现在娃娃学习压力大,好不容易一个假期,应该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度过”。
 
 
  “去年暑假孩子去了老家,临开学我要接他时,玩得欢的还不想来呢。”浩浩的母亲杨林说,相比城市,农村接近自然的生活更适合儿子去体验,“端午放假带儿子回去,看着他开心的和小伙伴玩耍,牵着奶羊吃草,还有撒欢在绿草地上,翻滚,我都感觉找回自己的童年了”。
 
 
  “孩子还没回去,老父亲就打了好几个电话催促……”杨林说,自己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去农村体验生活,能够满足孩子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和好奇心理,同时,也能给在家留守的父母解解闷,一举两得。
 
 
  再过两天时间,王兰英就要带着外孙回农村了,在兰州的这些日子里,一家人也在为祖孙俩的回农村生活张罗着,买书、备好换洗衣物、将暑假作业全部装进儿子的书包。
 
 
  “孙子回老家,家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王兰英说,农村比城市自在些,回农村后,家里的猫猫狗狗,还有小鸡小羊都是外孙的朋友,听话的小家伙除了玩得自在外,还能给我们搭把手,共同伺候这些小动物,而“有了孙子在身边,日子也就不怎么空落了”。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兰大学子秦安县支教村里孩子有了快乐暑假
  • 43名社区人员与一个“40岁的孩子”
  • 城关检察院联合区教育局提供针对性法律帮助做好孩子的守护人
  • 城管脱下外套抱起孩子找妈妈
  • 兰州教育进入内涵发展快车道 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教育发展红
  • 孩子坐在车筐里不文明不安全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