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区黄峪乡周岩坪村今年80岁的农民苏国雄大爷,去年种了一年的三叶香稀特菜,今年竟有4万多元的纯收入,苏大爷在自家的院中盖起了新房,他连声告诉记者:“这些成就,全部归功于稀特菜。”
七里河现已形成了3个较大的稀特蔬菜生产基地,发展最好的是以露地蔬菜为主的“彭家坪镇牟家大山稀特菜实验示范基地”和“黄峪乡周岩坪冷凉型稀特菜生产基地”,农民种植稀特菜这让他们增收不少。
“种稀特菜农民富了”
黄峪乡周岩坪村是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乡最大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有蔬菜种植户50户,日光温室140座,出产优质三叶香、樱桃萝卜、鸡毛菜、油菜、苦苣菜、番杏等特稀菜,年产量达1400吨。种植稀特菜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手段。
沿着龚湖公路前行,宽敞的柏油路,整齐漂亮的农舍,生机盎然的绿化带,花草溢香的绿地花坛,造型别致的雕塑,村落似一幅图画,处处生机勃勃……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很难把黄峪这个贫困乡联系起来。来到中庄村马莲沟苏大爷家,让人无法相信此时身在农村,整栋房子新颖简洁,外立面贴着新的马赛克,进门就是一个大客厅,天花吊顶,家具齐全,有的房间铺上木地板,而且像他一样的农民在中庄村并不是少数。
正房的旁边就是苏大爷家的温室大棚,苏大爷蹲在大棚旁边,掏出一包黑兰州,用一个精致的打火机点燃后,猛吸一口指着棚里的菜对记者说,400平方米的大棚什么都不种,就种三叶香,一年能产20多茬,光纯利润就得5万多元钱。说起这个三叶香,苏大爷更是滔滔不绝,三叶香俗称芹菜苗,也是一种西餐配菜,是人们爱吃的凉菜,也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高产蔬菜。苏大爷一边给记者算着账,一边向记者如数家珍介绍着特稀菜。
“最早村里大棚里种的是西红柿黄瓜,自从2010年村里家家户户种上稀特菜后,利润直接翻两番,这稀特菜直接让农民赚大钱了。”苏大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合作社 让农民利益梆在一起
苏国良是黄峪乡周岩坪村村主任,也是兰州周岩坪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2010年苏国良和姚万祥发起,联合5户菜农,筹措资金140万元,在七里河区农经站指导下成立了兰州周岩坪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
苏国良称,稀特菜在兰州的种子站很难买到,因为不少菜都来自于南方城市,对于北方农民来讲不熟悉这种菜的种植情况。因此第一年合作社找到了兰州的稀特菜批发销售大户来自安徽的张勇,而南方人手里有种子,又懂得种植方法,而且又有销路,所以村里聘请他来指导农民种植,然后统一收购,没想到第一家试种的特稀菜就让农民大丰收,农民们随后开始家家户户种植稀特菜,然后再批发给张勇,这些特稀菜直接由兰州市各大酒店收购,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今年区政府在村里还成立了特稀菜种植的示范基地。
“稀特菜的收益很高,比如一斤三叶香从农民手里收购3元钱,合作社卖到批发商手中可卖到5元一斤,到市场上销售能卖到30元一斤。”稀特菜受到城里人的喜欢,一直不愁销路。
稀特蔬菜 前景喜人
七里河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稀特蔬菜符合了蔬菜消费的潮流,成为一种消费时尚,随之而来蔬菜产销形势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引进国外新特蔬菜、开发稀有乡土蔬菜和人工栽培野生蔬菜,蔬菜种植以‘生食型’、‘礼品型’、‘保健型’、‘功能型’、‘彩色型’品种的方向发展。
据悉,七里河后山一带种植的稀特蔬菜,目前长势喜人,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去年七里河又引进芦笋试验种植,以七里河家栋稀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销售依靠,并在周岩坪发展种植示范基地,由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特派员李斌为技术负责指导。由于周岩坪村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合芦笋生长,芦笋不但长势好,而且产量也高,其经济效益显著,可以说七里河区引进的芦笋是助农增收的又一个好品种。
(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七里河频道http://www.dxbei.com/n/qilihe/)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