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将军就美国在亚洲加强军力斥责美防长”、“美防长就黑客入侵事件尖锐警告中国”…… 西方媒体有关香格里拉对话的报道“硝烟弥漫”。在现场的《环球时报》记者却观察到一些微妙变化,今年对话针对中国的“火药味”并没过去浓,无论是中美关系还是南海争端,人们都能嗅到缓和与改善的味道。在对话中,中国副总参谋长戚建国无疑是主角之一,他于2日做完主题演讲后,共计回答世界顶级国际关系学者提出的16个尖锐问题,现场答辩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与会的中国军方代表在多个提问环节反问他国军方高层时的言辞犀利,也给国际媒体留下深刻印象。
《环球时报》记者现场观察到,中菲军方高层面对摄像机与各国专业人士,表现得很得体,都很礼貌、克制。双方演说中完全没有提到对方,当菲防长说完回到座位时,戚建国还和他握手。
中菲官方交锋不温不火,但学者就没那么客气。主持人先后两轮搜集了20个问题,其中16个尖锐的 “问题炸弹”给了中国副总参谋长,这些问题涉及南海争端、黄岩岛仲裁、钓鱼岛、中印边界、网络安全等等。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葛莱仪率先“开炮”,问中国军方是不是通过“胁迫的方式在海上给一些国家压力”。戚建国表示,中国军事谋求的是和平发展,过去不称霸,未来强大了也不称霸。中国在自己的主权海域巡逻“无可非议”。
针对如何避免中日海上冲突与意外,戚建国表示,中国海军有严格的行动守则,有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训练。过去一段时间,海上出现的偶然事件,中国没有向任何国家发起主动挑衅,中国海军严格地遵守纪律。中国还会进一步加强措施,防止海上意外冲突发生。
针对欧洲国家也有重返亚太的问题,戚建国表示,中国与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在被世界关注。亚太地区的发展也是很多国家关注的重点。不过,该地区不要成为战略争夺的中心。近100年来,战争留给亚洲地区人民的灾难深重。根据历史经验,在如今的亚太地区,不要把争议与争端“动辄就付诸武力”。中国人称太平洋的意思是说,“这是太平的大洋”,这里有阳光和雨露。各国都要保持战略耐心。
“戚总长在非常规动作——现场答辩方面可圈可点”,社科院美国所周琪研究员2日对《环球时报》说。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对《环球时报》表示,中方的主题发言“太宽泛了”。不过,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认为,戚总长的主题发言,粗听会觉得“空洞”,但“细听”就会觉得“有意思”。【环球时报报赴新加坡特派记者 魏莱 邬宁宁 环球时报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孙微 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