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亟需血小板,你能过来捐献一下吗?”龚家湾居民范金凤在得到这样的召唤后,火速赶到献血屋,毫不犹豫伸出胳膊。
在七里河区龚家湾路有这样的一个家庭,夫妻二人都是普通居民,在他们的家中有一张与众不同的照片——许多个无偿献血证围成的相框中间是一家三口幸福的全家福。而这些无偿献血证的主人,就是范金凤、蓝向前夫妇。
范金凤夫妇8岁儿子小浩天的记忆中,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带着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到西站献血屋去,让这个年幼的孩子从小就懂得了爱心的传递和延续。献血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就像做家务一样,靠在采血车的躺椅上,麻利地卷起衣袖,大方地伸出右臂,看着自己的血液流入采血机、血小板分离机,然后再输回自己的体内。流淌着鲜血的导管如同他们延伸的手臂,又挽救了一个生命。
在那张用献血证围成的全家福照片中,有一本是2012年12月31日的,在其他的人都忙着准备过节的时候,范金凤、蓝向前夫妇一家人却在甘肃血液中心献血小板,用这种奉献为人们送去新年的祝福。
12年间,夫妻两人累计献血5万毫升,而一个正常成年人身体里的血液大约有4000毫升,也就是说,这对夫妇捐献出了十多个人的血液。而让人更感动的是,今年2月,夫妻俩在甘肃省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他们要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遗体器官用于医疗科学事业。
蓝向前介绍,“那是2000年的一天,我们夫妻无意间看见西站十字采血车上写着‘您的一滴血可以挽救一条生命’,随即我们商定,今后要用献血的方式做一个‘好人’”。验血结果一切正常后,采血工作人员告诉说,可以捐献全血,也可以捐献成分血,就是血小板。因为全血需要隔半年才能献一次,而成分血可以隔28天就能献,为了多献血多救人,就选择了捐献成分血。”直到现在,范金凤和蓝向前的“日历”是以28天为一个周期。
要让血小板完整地通过,采成分血时需用大号的针头,因此,范金凤夫妇的手臂静脉上有着许多的小点。老人得知后坚决反对。老人说,血是人的精气,哪能随便抽呢!为让老人相信科学、让事实说话,有几次范金凤夫妇带着老人去捐献成分血。同时,为了让自己的血液更“健康”,蓝向前戒了烟酒,每天还锻炼身体。
今年2月份,范金凤、蓝向前夫妇来到甘肃省红十字会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甘肃省红十字会为这对夫妻颁发了《遗体捐献卡》和《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有了共同的信念,在爱的路上我们才不孤单,让我们携起手来,把爱心传递下去!”在日前省血液中心举办的机采献血者联谊会上,作为机采献血者代表的范金凤道出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