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岂能沦为“听涨会”?

时间:2013-04-29 22:19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新媒体专电  刚刚通过的旅游法明确规定,景区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举行听证会;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

        然而,对于很多景区而言,降价“半抱琵琶”,涨价却“不遗余力”,几乎成为习惯性的“必选项”,导致“听证会”成为“听涨会”,屡屡引发公众质疑。

        公众不满的根源在于,景区门票收入、维护费用、人员开支、承载极限、是否有压缩管理成本空间等核心信息,公众鲜有渠道得知。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顾晓鸣说,实际上不少景区管理者心中也是“糊涂账”,没有做整盘棋的经济核算,优质和劣质资产混为一谈,效能是否低下放在一边。管理的粗放,让决策者只能走捷径,用简单化地“提价”应对成本的上升。

        “旅游产业的最高境界应该追求‘零门票’,将门票经济转为产业经济。”江西省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宿小娟认为,如果眼光还只是盯着门票,而不注重寻找新的替代性收入增长点,旅游产业最终只能走进“死胡同”。

        专家认为,景观资源不应作为景区创收的主要途径,而要以保护为重。国家应建立景区财政补贴制度,为景区维护经费来源提供保障。对那些交由企业运作的经营性景区,应制定门票价格管理制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第一研究室主任刘锋说,应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制定门票价格的指标体系和调价流程,且对于依托公共资源开发的景区应出台政府指导价和最高上限,并规定门票年均涨幅的上限。

        “门票应是一个弹性浮动的价格,不是说不能涨价,而是涨价需更加透明。”顾晓鸣说,不能只有形式化的听证,而是应组织更多利益相关者互动,改变“逢听必涨”、“本地人听证,外地人埋单”的现状。

        要缓解环境承载压力、抵消成本上涨,涨价并非唯一“法宝”,还可以采取预约制减少客流、吸纳社会赞助、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延伸产业链等办法。景区资源想真正惠及民生,唯有公益性在前,减少“揽金”冲动,才能梦想照进现实。(完)

延伸阅读>>>>>
景区降价之一:千余景区“大优惠”:“含金”还是“含水”?

景区降价之二: 门票动辄两三百,多少景区跻身“世界最贵”殊荣?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国家林草局将加快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
  • 多家生鲜平台门店调整网上“菜篮子”经营困局难解
  • 我国首轮带量采购收官医药价格下降超60%
  • 商务部:11月初以来猪肉价格回落
  • 今年7月份以来,已有20多个城市调整政策——住房公积金将助更
  • 国务院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