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9日新媒体专电 刚刚通过的旅游法明确规定,景区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举行听证会;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
然而,对于很多景区而言,降价“半抱琵琶”,涨价却“不遗余力”,几乎成为习惯性的“必选项”,导致“听证会”成为“听涨会”,屡屡引发公众质疑。
公众不满的根源在于,景区门票收入、维护费用、人员开支、承载极限、是否有压缩管理成本空间等核心信息,公众鲜有渠道得知。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顾晓鸣说,实际上不少景区管理者心中也是“糊涂账”,没有做整盘棋的经济核算,优质和劣质资产混为一谈,效能是否低下放在一边。管理的粗放,让决策者只能走捷径,用简单化地“提价”应对成本的上升。
“旅游产业的最高境界应该追求‘零门票’,将门票经济转为产业经济。”江西省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宿小娟认为,如果眼光还只是盯着门票,而不注重寻找新的替代性收入增长点,旅游产业最终只能走进“死胡同”。
专家认为,景观资源不应作为景区创收的主要途径,而要以保护为重。国家应建立景区财政补贴制度,为景区维护经费来源提供保障。对那些交由企业运作的经营性景区,应制定门票价格管理制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第一研究室主任刘锋说,应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制定门票价格的指标体系和调价流程,且对于依托公共资源开发的景区应出台政府指导价和最高上限,并规定门票年均涨幅的上限。
“门票应是一个弹性浮动的价格,不是说不能涨价,而是涨价需更加透明。”顾晓鸣说,不能只有形式化的听证,而是应组织更多利益相关者互动,改变“逢听必涨”、“本地人听证,外地人埋单”的现状。
要缓解环境承载压力、抵消成本上涨,涨价并非唯一“法宝”,还可以采取预约制减少客流、吸纳社会赞助、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延伸产业链等办法。景区资源想真正惠及民生,唯有公益性在前,减少“揽金”冲动,才能梦想照进现实。(完)
延伸阅读>>>>>
景区降价之一:千余景区“大优惠”:“含金”还是“含水”?
景区降价之二: 门票动辄两三百,多少景区跻身“世界最贵”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