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微信要收费,你还用不?据本报昨日报道,之前微信不收费,就是算一点流量,手机套餐里的流量不用也浪费了,因此不少人迷上了玩微信,没想到,新消息传来:微信要收费了。
尽管腾讯官方回应称,“收费言论纯属谣言”,但不少人仍认为这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并且进入3月以来,很多联通的3G用户在查询业务详单时发现,自己使用微信、手机QQ等业务的流量被单独列了出来,这或许是微信单独收费的前兆。
对于不少“微信控”来说,这一消息绝对称得上爆炸新闻,有朋友告诉我说,当初用微信就是因为相较于发短信,一个月能少几十元甚至百来元话费,如果微信一定要收费,那只能卸载选择别的不收费模式。看来,微信迷们对于微信收费的态度是很明朗的:免费,继续使用,收费,那就卸载。既然我没有是否收费的决定权,那我就只能用脚投票。只是不知道相关方有无看到这一点,对微信收费的出发点又在哪里?
报道称,因为微信的流行,给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带来了压力,巨大的利益纠葛,让运营商群体开始坐不住了。中国移动说,微信虽然给中国移动贡献了10%的流量,却占用了60%的信令通道,从而引发网络拥塞甚至产生雪崩效应。还有运营商认为,在市场经济下,对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收费,其实是一种合理要求。而且国外已经有运营商向OTT服务商收费的例子。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运营商该对微信占用网络收费,腾讯该为得到优质的网络资源买单。
这个收费的理由听起来似乎很充分,但问题是,在这之前,运营商也并非不收费,打个比方来说,网络就像是信息高速公路,运营商就好比信息高速公路的建造者,但他不止收过路费,它还收油钱。用户每个月掏的月租费,只是这条高速公路的使用权,而额外的流量费,就是汽油钱。既然过路费和汽油钱都出了,如今高速路上出现拥堵了,不想着如何拓宽道路,怎么就想着要提高收费呢?再说跟国际接轨,中国平均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为100.9KB/s,远低于全球平均连接速度230.4KB/s(1.84Mbps),这一点怎么没想着要跟国际接轨了?
如此看来,几大运营商还是摆脱不了垄断的思维,收费的气势也颇有那句经典台词的风范:“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不说平日里运营商们在用户那里想方设法掏出多少银子,就说当腾讯作为一家汽车公司开发出一款时尚又免费的微信跑车供人们使用时,运营商还嫌这个跑车超宽,老占道,同时挤占了自家生产的短信一类普通车的市场,所以就得想破脑壳把钱捞回来。
想想杭州西湖公园免费的成功案例吧,景区不收门票了,但整体消费却拉动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微信的附加值上想点法子?如果一味执著于收费,当用户开始用脚投票,腾讯已经差不多垄断了客流,并不断生产又好又时尚的免费跑车时,搞不好这“高速公路收费站”也就只能收收汽油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