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报记者走近轨道交通的建设者
■速读
作为兰州市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涉及面最广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兰州轨道交通建设意义重大,其建设的每一步都聚集着全市人民的目光。那么,兰州城轨施工采取了哪些先进施工工艺,地铁建设的难点重点在哪里,冬季施工是否会影响工程质量,采取了哪些防护措施,工程进度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轨道公司及地铁车站的建设者。
据悉,目前,兰州轨道交通正在全力推进,为确保工程进度,地铁施工采取冬季不停工,力争实现4月1日盾构机具备下井作业条件。 记者 张小燕 文/ 图
“车站489根围护结构钻孔桩截至目前全部施工完成;降水井完成90眼;冠梁完成506米;车站基坑土方开挖约55000平方米车站主体结构前三段底板浇筑完成;预计4月1日盾构机可下井作业……”,兰州轨道交通公司里,一组组令人惊喜的数据从工作人员的电脑中,被清晰地打印出来,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与此同时,世纪大道城轨试验段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旋挖机、吊装机忙碌运转,钢围檩加工现场焊花飞舞,看着工程日益推进,中铁二十一局兰州轨道交通工程试验段项目经理薄志军显得无比兴奋,但又深感压力。
施工现场,忙碌而有序
走进位于安宁区银安路与规划世纪大道交叉处的兰州地铁试验段施工现场,是寒冷冬日里一派火热的施工场景。东西两侧,钢围檩、钢筋整齐堆放,旋挖机忙碌运转,水泥、沙子等施工用量都盖上了棉被,四周彩钢板围挡上,各类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及标语随处可见,墙头上安装了警示灯,围墙两端设有反光板等交通安全标识,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在记者进入施工区域,被要求佩戴安全帽,整个施工工地的中间大面积区域,是正在进行的世纪大道站的基坑作业。深近19米的基坑内,由上到下,沿基坑深度方向设置数百道钢支撑。“目前正在进行的是世纪大道站深基坑开挖,已完成土方开挖约55000立方米。”中铁二十一局兰州轨道交通工程试验段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杨明介绍,世纪大道站是兰州轨道交通网络中一个重要站点,其主体车站基坑规模、深度均属超大型深基坑。为控制基坑变形及沉降以及保护周边已建结构,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及基坑自身特点等多项因素,项目部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科学施工技术,确保主体车站基坑,最终能顺利满足各项技术要求。“与兰州市其他城建工程不同,轨道交通建设在兰州尚属首次,而试验段的开工建设,可谓身兼重任,兰州的地质特点,地铁的施工方式等等,都需要从试验段中进行总结,从而为1号线正式开建摸索经验”杨明说。
依据省市政府要求,兰州地铁试
验段建设世纪大道站4月1日要具备盾构机下井作业条件,施工工期异常紧张。这对于中铁二十一局兰州轨道交通工程试验段项目经理博志军来说,无疑压力巨大。忙碌二字在他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虽是10时,而薄志军此时才刚刚开始吃早点。得知记者采访,他抱歉地笑了笑。“呵呵,不好意思,刚从工地上回来……”事实上,像这样的镜头在薄志军和他的同事们的施工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紧张的工期,让他们不能按点吃饭,不能按时睡觉。受访过程中,薄志军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来办事的人也是在接连不断。“任何一个施工项目,都必须毫无条件地按期完成,当然,安全是前提。”薄志军说,兰州地铁建设承载着360万市民的重托,作为施工方有义务、有责任为老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尤其是试验段建设,是为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铺开打基础,具有示范性意义。兰州地铁施工规模大、环境复杂,地下管线环境、地下水环境、地层覆盖环境,都存在不明确性,因此,在施工作业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施工,从文明施工到现场材料管理,从每道工序按施工规范到围护结构、基坑降水施工、土方开挖、钢支撑架设等,每道工序都力求科学施工。在施工管理方面,我们成立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等,同时成立了围护作业队、降水作业队、土方作业队等六大施工队伍,并通过人员岗位技能、标准工艺展示、材料质量控制、机械安全可靠、全员全过程管理等方法实现了保证工程质量、杜绝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终目标。“在确保深基坑内作业工人安全方面,我们在基坑边设置标准化围栏,设置安全标识牌及安全警示标志,现场所有人员按标准佩戴安全帽,各工种作业人员配齐劳动保护用品,起重吊装专人司索、专人指挥等等”。“地铁施工工法多样,工序转换频繁,尤其是车站深基坑作业,其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是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薄志军介绍,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切实确保施工建设安全。“世纪大道站基坑总土方量约120000立方米,土方开挖量大,在开挖施工中,我们遵循纵向分段、中部拉槽等基本原则,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为辅,随挖紧续进行桩间网喷混凝土及钢围檩与钢支撑施工,严格按照先撑后挖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深度以每道钢支撑的中心线下0.5米到1米为一层,严格禁止超挖,确保基坑安全。”此外,降水是地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安全实施,控制工程建设周期,在整个工程建设中作用重大,意义深远。薄志军介绍,兰州地下水位很高,通常在地下5—7米,便可以渗出地下水。出于工程建设的考虑,必须在进行地下施工之前,把地下20米以上的地下水降下去。只有这样,施工工人才能进入地下进行施工。为此,施工过程中,基坑内沿纵向每8—10米便设置直径700毫米深27.5米的管井进行提前15天降水作业,同时,做好基坑面四周的排水沟,30米间隔设置集水井,确保排水通畅。力求风险源在可控范围内。目前,轨道交通试验段工程进展顺利。
实现工程质量和优质工期两大目标地铁工程具有质量标准要求高、安全风险大的特点,对于兰州地铁而言,是第一次建设,其安全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地铁建设项目多、速度快、规模大、专业性强的特点,从零起步的兰州地铁把人才作为关键,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专业人才、领军人物,为地铁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兰州地铁通过择优选调、社会招聘和专业特聘等形式,先后从全国各地选调了数十名多名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工程、技术、设备等十多个专业技术处室。”兰州轨道交通公司副经理冯世川表示,兰州地铁建设尚属首次,管理、工作等经验不足,而借鉴外地地铁建设成熟经验,避免走弯路对兰州地铁建设而言具有现实意义。目前,轨道公司通过建立安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把工程原材料质量、监督检查机制等规章制度,力争通过试验段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项目管理标杆体系,最终实现工程质量和优质工期两大目标。
加热保暖,确保混凝土“体温”
冬季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冰天雪地,如何确保混凝土等施工用料不被冻住等问题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除工程本身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外,可以说,冬季施工也是工程一大难点之一。以混凝土为例,如果在温度太低的环境下施工,其性能就会发生改变,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冬季施工,所有堆放原料都要盖棉被。在气温降低到5℃以下,就要对混凝土的拌合原料进行加热,保证混凝土的“体温”不低于15℃。除了原料存放、搅拌环节需要保暖外,混凝土的输送、浇筑、振捣等环节,都要通过各种方式保暖。”薄志军表示,不仅混凝土等施工原料需要保暖,相关工程的主体也需要采取保暖措施。通过挡棉毡、篷布等措施,确保施工生产温度保持在要求范围内。工程原料主体需要保暖,那么,工作人员在寒冷的冬季如何取暖呢?“工程施工指挥部通过海报、宣传小册等方式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普及了防寒保暖等知识,并为施工人员配发了棉大衣、手套、棉鞋、棉帽等劳动保护用品,对施工人员的宿舍增加取暖设备,保障施工人员不受寒。“虽然增加了施工成本,但却保证了工程质量。”薄志军说。
回家过年成为一种奢望
“轨道交通建设工期紧,任务重。按照省市要求,4月1日,要具备盾构机下井作业的条件,力争今年底区间隧道贯通。”兰州轨道交通公司副总经冯世川介绍说,为确保建设工期,轨道公司提出来了冬季不停工,春节不放假的施工方案,目前,无论施工方中铁二十一局抑或监理方北京铁科院,均不分昼夜奋战一线。虽然距离蛇年的春节仅有二十多天,但回家过年对薄志军和他们的许多同事们来说,这成为一种奢望。“不能回家过年确实让我们很想家,但是能够和大家并肩作战重点工程一线,让我们感到骄傲。”薄志军说,由于工作性质缘故,他已记不清自己有多少个春节没和家人团聚了。祖籍东北辽阳的薄志军,有着东北人的豁达直率、干练沉稳。作为项目经理,他深感责任重大,白天,他经常是深入工地、现场,从钻孔灌注桩、土方开挖、基坑支护、井点降水等、将工地每一道关键工序摸排清楚;夜晚,更是挑灯夜战,审核施工方案、工程合同,测算成本等,亲自参与施工方案的制订、优化和实施。曾参建了北京地铁等许多重大建设项目建设的薄志军,因其丰富的施工经验被选调至兰州轨道交通试验段工程项目部,从7月进场至今只回过一次家,看着女儿的照片,薄志军常常会有一种愧疚感。“女儿今年已经12岁了,但和我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却屈指可数。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只能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知晓,呵呵,有时真的觉得对不起家人,但看着工程一步步推进,也就不遗憾了,毕竟,我们个人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是兰州地铁收获的喜悦。到兰州地铁建成那一天,想想自己也曾为此付出,会感到很自豪……”朴实的话语,透露出的却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也正是因为有着许多薄志军式的奉献者,兰州轨道交通试验段建设工程得以迅速推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完成车站489根围护结构钻孔桩;降水井完成90眼;冠梁完成506米;车站基坑土方开挖55000立方米。“为保证2013年4月1日达到盾构机下井条件,我们还必须完成龙门吊基础、拼装调试以及东侧盾构井以西第四段基坑土方开挖等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们有必胜的信心。”薄志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