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交通的理念已经从简单的拓宽道路发展到城市综合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共识。在政协兰州市十三届二次会议召开之际,委员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兰州交通”,委员们一致认为,在目前兰州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下,应加快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和自行车交通,提倡“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模式,实施“绿浪行动”实行“全域单行”。同时,整治出租车乱象,提升城市形象,合理规范交通信号灯,优化公交系统合理配置资源。
记者 吴永隆
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和自行车交通
为进一步加快兰州城市慢行系统和自行车交通建设工作的实施进程,民盟兰州市委员会建议在已有工作基础上,选择投入少、见效快、便民利民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作为突破口,尽早进入实施的进程,为此建议如下:
逐步出台适度限制机动车出行政策,倡导绿色交通,让低碳交通出行成为市民的自觉选择。建议市政府牵头成立领导小组,由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作为责任部门,全面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进一步研究运营、管理模式,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工作加快实施步伐。
同时,在目前慢行系统主要沿城市道路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网略化、系统化。向城市商业街区、综合体、广场、大型居住社区以及滨河景观和绿地系统延伸。探索与城市绿色空间相融一体的个性化的慢行系统。
公交车上配备“治安员”保安全
针对目前兰州市公交客运、出租车两条交通线路(简称两线)治安形势,农工党兰州市委建议,强化兰州市公交客运和出租车行业治安管理工作。
目前,兰州市共有公交车2000余辆、出租车6000余辆,营运范围覆盖3个区、涉及几百万人口,仅每天乘坐公交车和出租车的人数就达到150万人(次),难免发生交通事故、运营纠纷事件。
在客流量较大的公交车上配备一名“治安员”,负责车辆运行期间车内的安全问题,防止乘客携带“三品”及可疑物品乘车。“治安员”可通过在公交公司在职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志愿者”中招募;成立交通治安分局专职公交消防中队,加强公交车辆的保护,及时处置火险,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通过行政立法程序,建立出租车驾驶员准入制度。
提倡“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模式
九三学社兰州市委员会建议,尽快研究建立兰州市的城市自行车租赁系统。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完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城市道路建设要优先保证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居住区、公共设施要为自行车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和方便的停车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建永久性自行车停车场(库),并以地面停车为主。
重点加强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改善自行车出行条件,并引导居民自有自行车的发展,从而提升城市自行车出行整体水平。倡导“自行车+公共交通(常规公交以及轨道交通)”的 出行模式。
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突出,大部分分布在城关区的城市核心区和七里河安宁区的主干道,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小型车辆的急速增加,据相关部门研究,兰州市有效出行和生活半径为2、5—4公里,根本用不着驾车出行,公共交通完全可以解决,另据有关机构统计,高峰时段的轿车空驶率,午高峰为70%—83%,晚高峰为40%—55%。
整治出租车乱象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的出租车是兰州的一个窗口、一张名片,代表着兰州的文明程度、文化素质及社会形象。农工党兰州市委认为,兰州的出租车在某些方面做得确实不尽如人意,借口出租车难打而进行拼车,不打表乱收费;尤其在火车站、汽车东站等处拒载市内短途客人或乱要价,而且路过的的士不敢接收车站的客人,给市民和游客带来相当大的不便和不满。
针对此问题,农工党兰州市委建议,相关部门规范管理和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加大处罚力度;严打拒载、禁载、不打表及乱要价等行为;定期评选星级司机并标识在出租车上,对星级低的司机要求停业培训重新上岗;鼓励市民和游客举报和监督。
合理规范交通信号灯
针对兰州部分路口车辆交通信号灯与行人信号灯不一致,通行间隔短等问题,兰州市政协委员翟兆君建议,根据公安部有关交通信号灯设置的统一标准,依据兰州市不同路段道路通行和交通实际情况,按照道路交通科学信号设置规范,对全市主要道路路口交通信号及其标示进行调查,分析原因解决交通信号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
建议统一将全市线路借助计算机手段排出最优方案,即按照城市规定车速,在不堵车的前提下,在前方等候车辆数目在合理范围内,应当到任何目的地均遇到最少红灯,第一个红灯等候在第一辆,正常车速到第二、三个信号灯位置一定会碰到红灯,如用优化算法,既能减少等候时间,又能减少汽车等候的尾气排放,达到环保的目的
此外,能否根据夜间车辆少的特点,缩短等候或放行时间,启动信号灯的“夜间模式”,既保证了交通安全又能节约驾驶人员时间。
政协委员马忠山也建议,设立红绿灯倒数读秒器。此举有利行人和车辆了解路况。驾驶员能预先知道这个信号能不能过去,可以有效避免压线、闯红灯、追尾等情况的发生;行人就能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过、什么时候不可以。因此,可以有效解决交通堵塞,减少交通事故。
优化公交系统合理配置资源
当前,良好的交通条件成为一座城市吸引更多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前提,能在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的同时,强化城市的区域地位。
兰州市政协委员黄汉伟认为,近年来,省市区在“畅交通”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主城区的交通压力依然巨大,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向主干道少、车道少等原因。
黄汉伟建议加强对公交线路的优化,公交车车体较大,重复线路过多,严重占用和浪费了道路资源;据了解,兰州市上路运营的公交车辆达到2149辆,运营线路93条,重复线路多,例如兰州西站至兰州东站方向的车辆多达9条线路。很多线路上座率不高,严重的浪费了线路资源。
市民普遍反映公交车司机法制意识淡泊,“强超抢会、随意加道、故意违章”已是兰州公交的普遍现象,如临夏路东西方向、西津东路义务商贸城门前、南关十字到静宁路等多处少监管、无探头的盲区。
(责任编辑:鑫报)